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獻禮倒計時200天 成都大運會劇院項目封頂
2021年01月30日 21:2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0日電 (起鈺婷)30日,隨著四層頂板最后一塊混凝土澆筑完畢,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提前10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至此,項目建設正式進入鋼結構施工、二次結構和機電安裝階段。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作為成都大運會重要配套項目,與大運會主體育場隔水相望,用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75萬平方米。主要功能包含2650座大劇院、600座多功能劇場、7廳電影院以及相關配套用房,是一個集文化、商業(yè)、管理保障為一體的綜合性劇場。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大運會配套項目中“東安七星、文體之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合同工期僅210天,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2020年10月2日,項目團隊跑步進場,30天內開挖轉運22萬方土石方,27天內打入預應力管樁2031根,完成承臺371個,防水板2萬余平方米,為劇院建設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40天完成地下室結構施工,26天完成地上結構施工,共計綁扎鋼筋5000余噸,澆筑混凝土3.4萬方,比原工期節(jié)點提前了整整10天。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此外,項目設計新穎,功能齊全,業(yè)主單位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期待,這也對項目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滿足劇院項目使用功能,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存在約3000平米坑中坑開挖,其中,最大坑中坑面積達到2354平方米,坑中坑最大高差6.6米。為確保工期,項目部不斷設計優(yōu)化,將坑中坑大放坡開挖改為拉森鋼板樁支護,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有效的減少土方開挖工程量,縮短施工工期。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大運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劇院項目封頂。(成都大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大劇院看臺設計采用2650座的現(xiàn)澆混凝土看臺,每一層看臺的弧度均有不同,加大了斜梁傾角和柱傾角的控制難度,對現(xiàn)澆看臺模板和混凝土施工精度要求極高。為此,在混凝土鋼筋安裝過程中,采用了型鋼支架輔助定位以確保鋼筋豎向傾角。針對測量定位、看臺超高支撐模板、混凝土澆筑及成型質量等難題,采用了BIM優(yōu)化技術、三位空間精準測量技術、定型模板和盤扣腳手架體系、混凝土溜槽、分段澆注和斜向振搗技術,確保施工質量。 

  目前,大劇院項目基坑土方回填已完成100%、鋼結構制作、拼裝完成70%、幕墻材料到場30%、地下室給排水管道安裝完成20%、。下一步,將重點進行鋼結構施工,預計在2月28日完成鋼結構吊裝封頂,4月30日完成外立面整體呈現(xiàn)。(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