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古藺:“紅本本”讓搬遷群眾吃下“定心丸”
2021年04月12日 14:4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2日電 (鄒立楊 鐘旭娟)當前,瀘州市古藺縣正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讓全縣3萬余搬遷群眾真正吃上“定心丸”。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7933余套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工作,將于6月底全面完成發(fā)證工作。

“紅本本”讓搬遷群眾吃下“定心丸”。
“紅本本”讓搬遷群眾吃下“定心丸”。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古藺縣易地搬遷共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9105戶,其中集中安置4948戶,分散安置4157戶。開展安置住房登記頒證工作,為搬遷群眾辦理房屋不動產登記證書,是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脫貧”的重要基礎。

  “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這些老弱病殘都住上了好房子,幫我們實現(xiàn)了搬出大山的愿望,現(xiàn)在工作人員還把不動產權證書給我們送上門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夢!睗M頭白發(fā)的楊秀英老人看著自家的“紅本本”滿臉笑容,樸實的話語中充滿感激。

  79的楊秀英是龍山鎮(zhèn)的一名苗族同胞,兒子早逝,孫子在2014年不幸遭遇車禍,導致終身殘疾,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令她沒想到的是,這個“破敗“的家庭,靠著易地扶貧搬遷,一家子住進了聚居點的新房。如今,工作人員還將新房的不動產權證書送到家里,解決了全家人的后顧之憂。

  “近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我們更加明確群眾利益無小事,所以針對特殊困難人群,我們采取‘送證上門’,并進行一對一政策解讀,讓他們能更好保障自身權益!睘榇_保按時完成易地搬遷確權頒證任務,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采取“白+黑”、“5+2”工作模式,多措并舉,全力推進確權頒證工作。

  在快速推進易地搬遷安置房確權頒證過程中,如何把群眾的產權證頒成“鐵證”,維護搬遷群眾合法權益尤為關鍵。為了有效提高易地搬遷資料提高審核質量、加快審核進度、實現(xiàn)成果匯交,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開發(fā)構建“農房一體”AI預審登記發(fā)證系統(tǒng),利用圖像識別等前沿科技,對登記資料進行智能比對和審核,實現(xiàn)了從資料導入、要件審查、證書打印和檔案歸檔的全流程智能化,大幅度減輕了審核工作量,提高頒證速度和準確度。(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