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9日電 (記者 賀劭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都不一樣,我們會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鼓勵家長多陪伴孩子,管好家中的智能設備!19日上午,為家長關于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申訴辦理好退費手續(xù)后,騰訊游戲客服小何沒有結束通話,而是就家長關心的家庭教育、親子溝通等問題,提供了1對1的深度輔導服務。
據了解,2017年2月,騰訊公司推出事前方案“成長守護平臺”,協助家長對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戲行為進行引導,這是國內首個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戲的系統解決方案,至今已服務超過3000萬用戶。
在成長守護平臺家長守護模式下,家長可在綁定未成年人的游戲賬號后,實現對其游戲時間和游戲消費的提醒、查詢和設置;家長也可以與子女共享彼此游戲時長等信息,建立平等伙伴關系,通過互相了解和激勵實現目標。
在事中環(huán)節(jié),騰訊積極落實2019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對實名認證為未成年人的賬號進行“限玩、限充、宵禁”的限制。
為了避免未成年人在繞過家長監(jiān)管的情況下進行非理性消費,騰訊還發(fā)起事后服務少年燈塔主動服務工程,設立未成年人游戲專線客服專線,建立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申訴和受理機制,少年燈塔服務工程后期升級為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費教育輔導服務,目前已幫助多個家庭改善親子關系。
2020年6月開始,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騰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游戲監(jiān)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2020年10月21日起,騰訊再次優(yōu)化人臉識別驗證流程:若用戶在游戲充值環(huán)節(jié)觸發(fā)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該環(huán)節(jié)正在進行游戲充值身份驗證。該功能已應用于騰訊游戲旗下超過100款移動游戲產品。
騰訊游戲目前平均每天有545萬個帳號在登錄環(huán)節(jié),1.5萬個帳號在支付環(huán)節(jié)觸發(fā)了“人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huán)節(jié)有約91.5%的帳號被納入防沉迷監(jiān)管,支付環(huán)節(jié)79.4%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盡管人臉識別技術的采用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沒有100%解決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游戲監(jiān)管的問題,由此可見,依靠技術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是不現實的,防止未成年人游戲沉迷,還需要家長的參與投入。
騰訊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負責人李靜介紹,騰訊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除了辦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的申訴,同時還希望與家長一同找到孩子非理性消費的原因,更好關注未成年人。比如在受理申訴中,工作人員發(fā)現部分孩子的非理性消費是游戲贈送,其中有小部分孩子是遭到校園霸凌而贈送。希望家長發(fā)現孩子有非理性消費行為后,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
技術監(jiān)管外,騰訊還主動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網絡環(huán)境,包括上線成長守護“家長模式”,每日曝光量超5000萬;推出41門免費家長課程,引發(fā)256萬用戶參與討論;成長守護平臺與鄧亞萍女士共同發(fā)起“家庭溝通計劃”等。
據了解,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新增“網絡保護”一章讓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有法可依,也將進一步指導企業(yè)、社會、家庭一起參與共建,帶動更多關乎未成年人健康游戲方面的積極變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