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6月7日電 (吳平華 羅雯欣 楊玲) 安岳縣近年來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三力”齊發(fā),提振干部精神,把準群眾脈搏,化解基層難題,扎實推動實踐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強化組織力,高位謀劃開篇布局。依托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工作會,對實踐活動重點工作、具體任務及時安排部署,制發(fā)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做到啟動迅速、推進有序;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領導小組成員聯(lián)席會議制度,制定周調度、月研判、季督導機制,先后召開聯(lián)席會議5次,全面掌握工作進展,實時匯總工作動態(tài),協(xié)調補齊問題短板,切實讓各級黨員干部緊起來、動起來;各級各部門結合全縣行業(yè)領域重點工作,通盤考慮,整體推動,尤其注重與疫情防控、換屆選舉、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等中心工作統(tǒng)籌安排、一體推進,聚焦中心大局、聚集基層一線、聚攏民生民意。
凝聚向心力,下沉一線服務民生。圍繞安岳在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中找準定位、在資陽新一輪發(fā)展中攻堅突破,聚焦如何讓群眾入得了學、看得了病、辦事找得到門等痛點問題,縣級領導干部確定調研課題34個,帶頭進農(nóng)村社區(qū)、到企業(yè)單位,采取解剖麻雀方式,為高質量發(fā)展明晰思路、找準抓手。按照分層分類的原則,采取條塊結合的方式,全縣各級各部門1.6萬余名干部全員行動,深入4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553個村(社區(qū))等基層一線訪民生、聽民意、聚民智,先后召開壩壩會、懇談會500余場,累計走訪群眾70余萬人次。整合資源力量,堅持問題導向,各部門統(tǒng)籌開展“民生領域攻堅”“紓困幫扶關愛”“示范志愿服務”3大主題行動,廣泛開展文明實踐、公益法律、居家養(yǎng)老、關愛特殊人群等志愿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通過全縣黨員干部“雙報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等開展辦實事活動3000余場次,參與人員達10萬人次。
落實執(zhí)行力,齊抓共管見事見效。結合“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大調研大走訪,收集問題建議5672條,實行分級建賬、分步解決,已先期對占地補償、補辦宅基證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化解;用好“12345”政務服務熱線,實踐活動中收到的4214件訴求,已全部辦結,滿意率97%。各行業(yè)各領域蹲在基層找準癥結,用心用情服務群眾。安岳縣公安局創(chuàng)新便民模式,推行“掌上辦”“線上辦”,一站式辦理省內(nèi)及異地戶籍遷移133人;縣房屋征收局倒排工期、積極籌集資金、成立專班推進解決廣惠橋社區(qū)“1、2、9組安置房建設”難題;縣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增加城內(nèi)垃圾庫布點、安裝垃圾箱、及時清運,回應“城區(qū)垃圾堆放點布局不合理”的熱點問題。組織牽頭部門專題分析研判,依據(jù)行業(yè)單位實際,再次細化各領域為民辦事措施12項,推動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強化跟蹤督導,采取實地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加強對各級各單位走訪調研、推動問題解決等情況的督查督辦,確保實踐活動落實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