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吉利“教育幫扶”:讓涼山的孩子們獲得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2021年08月17日 16:2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7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7日從吉利人才發(fā)展協(xié)同委員會扶貧工作小組獲悉,當前吉利人才發(fā)展協(xié)同委員會正不斷創(chuàng)新模式,持續(xù)開展大涼山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可持續(xù)系統(tǒng)培訓,推動當?shù)亟處煬F(xiàn)代化教學水平能跟上所在州的步伐,為大涼山的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可持續(xù)動力。

闕海寶執(zhí)行校長與布拖小學的孩子們親切交流。
闕海寶執(zhí)行校長與布拖小學的孩子們親切交流。

  吉利人才發(fā)展協(xié)同委員會所屬的三亞學院的老師李曉倩2020年9月21抵達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覺縣開展教育幫扶工作。到達涼山的第二天,李曉倩便和團隊開始了“摸底”工作。白天大量的走訪、調研、與當?shù)仡I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座談,收集信息;晚上回到駐地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制定第二天行程。除此之外,扶貧工作小組總會抽時間到布拖縣村鎮(zhèn)、街道走走,了解當?shù)氐娘L俗民情;融入當?shù)乩习傩盏纳。“扶貧不是俯視,更不是走馬觀花走過場,只有深入群眾,俯下身去,與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獲得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也更能明白他們的需求,現(xiàn)在我們大家都會說當?shù)氐囊恍┮驼Z。”李曉倩臉上洋溢著自豪。

  “阿布澤魯小學、布拖中學、布拖民族小學、木爾鄉(xiāng)幼兒園、石咀小學、拉達鄉(xiāng)中心校、交際河中學、東方紅小學、菩提小學……”翻開吉利人才發(fā)展協(xié)同委員會成員宋浩的工作日志,每所學校的地理位置、師資情況、學生年齡分布、聽課反饋、評價,學校網絡基礎、教師信息化水平密密麻麻記錄了幾大本,有的還用紅筆標注和注解。

  入駐大涼山的第一個月,扶貧工作小組每天駐守工作一線,深入學校調研走訪、走進課堂觀摩學習、融入師生暢談,以大量詳實數(shù)據完成了《涼山教育扶貧調研報告》。

  扶貧工作小組在一年時間的大量調研、對接、整合資源基礎上提出精準幫扶的“藥方”,依托“智慧教室”“網絡技術”“遠程教育”等智能科技力量助力涼山布拖縣和昭覺縣教育信息技術變革以及提升全縣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爸腔劢淌摇笔菍崿F(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迭新的第一步。未來吉利將陸續(xù)建成覆蓋布拖和昭覺兩縣所有小學的“智慧教室”,以現(xiàn)代科技推動教育革新。

  在吉利控股集團的全力支持和持續(xù)投入下,首批10間智慧教室已于2020年10月交付使用。阿布洛哈村,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如今,李曉倩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走進阿布洛哈村。孩子們對大山外渴望的眼神與憧憬,李曉倩說:“智慧教室連通的不僅是大涼山與外面的世界,更是連通貧瘠與富足,困頓與希望!敝腔劢淌易屔嚼锏暮⒆觽円材芟硎艹抢锿抟粯拥膬(yōu)質教育資源,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

布拖特木里中心校的孩子們在已安裝好的智慧教室上課。
布拖特木里中心校的孩子們在已安裝好的智慧教室上課。

  布拖縣民族小學張恒說,以前講雞鴨同籠的數(shù)學題,要靠粉筆畫,如今智慧教室的交互動畫讓孩子們一眼就看懂知識原理。石咀小學學生阿約栗色圍著智慧屏幕看了又看,她驚喜地摸了摸“這個黑板太神奇了能發(fā)聲還有圖像”。

  吉利學院執(zhí)行院長兼扶貧工作小組組長闕海寶表示,只有從硬件到軟件,從外部打破到激發(fā)內生動力,從局部到全域覆蓋與輻射,從培訓到建立促進山區(qū)教師成長的多維可持續(xù)性教師成長體系,才能助力布拖和昭覺縣現(xiàn)代化教育提檔升級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從而帶動布拖、昭覺縣教育質量整體提升,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讓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成為區(qū)域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