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廣元蒼溪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2021年11月18日 18:5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8日電 (青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在廣元市蒼溪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fā)強烈反響,蒼溪縣干群第一時間聚焦全會盛況,學習全會精神,深刻領悟黨領導人民百年以來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

蒼溪縣委中心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研討會。詹磊 攝
蒼溪縣委中心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研討會。詹磊 攝

  精準宣傳接地氣

  “全縣上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來抓,在宣傳宣講上下功夫,結合實際工作,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在蒼溪縣委中心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研討會上,中共蒼溪縣委書記張世忠這樣強調。

  連日來,蒼溪縣縣領導帶頭到分管部門、聯系鄉(xiāng)鎮(zhèn),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宣講,督促各級黨委(黨組)精心組織學習貫徹,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安排專門時間集中學習討論,聯系實際、深入思考、充分交流,全縣廣大干群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熱潮。

  11月17日一早,蒼溪縣云峰鎮(zhèn)虎背村69歲的陳洪生就起來,走家串戶給父老鄉(xiāng)親們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一名“土支客”,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后,這位老黨員主動學習自告奮勇地干起了全會精神宣傳員,提著他的小喇叭走村入戶,用通俗移動的語言把全會精神講給身邊每一個群眾,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億眾堯舜國運昌,萬民謳歌氣宇昂,千秋古國開盛景,百年大黨寫輝煌,十個堅持貫始終,九州巨變譜華章,八方外交彰風范,七十二載震列強,六龍整馭天行健,五位一體家國旺,四個成就四改變,三個需要統步調,兩個問題回答準,一核兩護穩(wěn)安邦!睂W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蒼溪縣亭子鎮(zhèn)退休干部陳體康寫下這首數字詩,盛贊好時代,激勵全鎮(zhèn)干群堅定信心、開拓奮進。

  蒼溪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斌表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文化系統要運用理論學習宣講、社會輿論引導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宣傳報道,營造強有力的輿論氛圍,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熱潮,推動全會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蒼溪縣云峰鎮(zhèn)“土支客”陳洪生宣講全會精神。王韜 攝
蒼溪縣云峰鎮(zhèn)“土支客”陳洪生宣講全會精神。王韜 攝

  學深悟透下真功

  學深悟透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蒼溪干群一致表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立足自身崗位,堅定信心、開拓奮進,以更昂揚的斗志、更奮發(fā)的姿態(tài)、更堅定的步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蒼溪實現新的跨越,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我將進一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集聚用好人才,優(yōu)化人才生態(tài),強化人才保障,為創(chuàng)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區(qū)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鄙n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建辦主任李長坤說。

  蒼溪縣金融服務中心綜合股股長羅一祎表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一名金融服務工作人員,就是要始終扎實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多措并舉解決企業(yè)和項目發(fā)展建設中的融資問題,全力維護金融穩(wěn)定,防范金融風險,為推動蒼溪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四五年了,我一天天真切感受到黨的政策好,六中全會召開更是讓人精神振奮,繼續(xù)擴大種植業(yè)并帶動周邊群眾致富,我更加信心滿滿了!鄙n溪縣岳東鎮(zhèn)青龍村萬興農場主趙萬興由衷地說。

  “切實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市縣黨代會重大決策部署和與打造踐行新發(fā)展理念的山水園林城市、秦巴山區(qū)產業(yè)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示范縣、新時代偉大紅軍精神傳承引領地的美好藍圖結合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實際本領,確保年底沖刺收好官、新年開局起好步,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敝泄采n溪縣委書記張世忠向全縣干部群眾提出了新要求。(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