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資陽:民警辦案追贓8年 395名“投資人”拿回近千萬借款
2022年03月18日 19: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8日電(吳平華 雷洪 )遭遇非法集資,歷經8年,終于拿回了自己的錢。17日,在四川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qū)分局非法集資涉案資金返還儀式上,馮先生領到了12萬余元退款,他激動地向警方致謝。

  包括他在內,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的395名“投資人”,拿回了“投資款”——總共913萬余元。返還這些“投資款”的背后,是一場長達數年的“較量”,因為借款方混淆了還款數據,稱錢已還清,民警花一年時間仔細梳理了三方40多個關聯賬戶、10萬余條交易數據,才戳穿借款方的謊言。最終,他們不得不配合處置名下資產,向“投資人”還款。

受害群眾向雁江公安分局贈送錦旗。雷洪 攝
受害群眾向雁江公安分局贈送錦旗。雷洪 攝

  騙子盯上老年人的退休金

  事發(fā)2014年5月,家住資陽的馮先生通過中間人,將多年的積蓄35萬元借給鞠某。這位中間人告知馮先生,對方表示會有高利息“回報”,他還幫忙算了一筆賬,這35萬存在銀行里,1年定期,大概利息也就500多元。而存在他們在都江堰的房地產項目里,“每月利息大概5600元,一下子就增值了10倍”,有房產和土地做抵押擔保,能保本付息,安全性非常高,基本上就是穩(wěn)賺。

  正如中間人所說,馮先生果真收到了每月約5600元的利息。然而,3個月后,利息斷了。馮先生意識到事情不對。此時,鞠某已經以同樣的方式共向395人借2312萬元。

  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qū)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李棟梁介紹,這些被借款人特點明顯,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用來投資的錢來源較為單一,大部分是積蓄一生的養(yǎng)老金,為不讓家人阻攔其賺取高額利息的行為,很多受害者都瞞著家人,想賺了錢再分享這份快樂。

  警方調查發(fā)現,鞠某從馮先生等“投資人”處借的錢,都又轉借給謝某。2013年至2014年期間,謝某等人因其經營的某房地產項目需要資金,通過鞠某經營的資陽某投資咨詢公司,以月息1.8%向資陽的不特定群眾借款5980萬元。后因謝某等人經營不善,無力還清借款本金。

受害群眾收到追回的“涉案資金”。雷洪 攝
受害群眾收到追回的“涉案資金”。雷洪 攝

  固定10萬條交易數據為據戳穿騙局

  2017年12月,謝某、鞠某以及投資人代表三方共同清算還本付息情況后確認,謝某還欠付395名投資人本金2312萬元。隨即,三方在警方的見證下確認了還款協議。

  然而,2018年3月,鞠某因另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收監(jiān)服刑。5月,謝某聘請的律師向辦案部門提供一份謝某與鞠某資金往來的審計報告稱,謝某通過鞠某共借款5980萬元,而返還的本金、利息及居間服務費共計6490.95萬元。謝某律師提出,謝某還本付息金額已遠超借款本金。認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可不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理,并要求公安機關撤銷謝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解除查封謝某等人名下的資產。

  謝某推翻多方達成的還款協議后,395名投資人找到辦案部門,要求查清謝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事實,追回他們的經濟損失。

  然而,鞠某被收監(jiān)執(zhí)行后,其公司工作人員未對公司賬本和合同資料妥善保管,導致本案關鍵物證滅失。辦案民警根據鞠某在監(jiān)獄中的供述以及投資人代表提供的零碎線索,調取了40多個關聯賬戶,梳理10萬余條交易數據。經過近一年時間,終于查清謝某一方故意將與本案無關的其與鞠某個人及其他公司的往來資金混淆于本案資金的事實。

  多方合力共同守護老年人“錢袋子”

  警方介紹,2021年12月,謝某等人配合對其名下房產進行了拍賣,到賬資金913萬余元。2022年3月17日返還儀式后,913萬余元將按比例分別返還至395名投資人賬戶,返還比例達50.98%。目前,警方正與當地法院執(zhí)行局協作,對謝某等人的剩余查封房產進行處置,力爭100%返還。此外,犯罪嫌疑人謝某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李棟梁介紹,這是目前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qū)分局辦理非法集資案件最大一筆現金返還。近年來,很多渴望高回報卻又缺乏有效信息來源和專業(yè)判斷能力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地被犯罪分子“盯”上,并淪為非法集資的高危人群。

  他認為,老年人普遍有積蓄,經濟能力相對較好,但投資渠道狹窄;貪小便宜心理相對較強,容易被騙子利用;由于年齡、知識結構等原因,鑒別詐騙能力相對匱乏;溝通訴說渠道相對狹窄等原因導致老年人成為非法集資類犯罪的受害者。

  本案中,同是年逾六旬的張婆婆、李婆婆等5人在同一個廣場舞健身隊中,她們退休后聚在一起健身、玩耍,一旦遇到哪里有優(yōu)惠活動都會主動和大家分享“經驗”,2015年她們聽另外一個舞蹈隊的朋友介紹知道這個項目能“掙錢”,便集體邀約去投資,因為手頭的養(yǎng)老金恰好“空閑”下來,便分別投入了9到12萬不等的積蓄,同樣也是拿到了數月的高額利息返現,就再也沒了消息。多方追討無果后,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在子女提醒下,才想到向警方報案。

  追贓進度:已返款50.98%剩余查封房產還在處置中力爭100%追贓

  2021年12月,謝某等人配合辦案部門,對名下房產進行了拍賣。在913萬余元拍賣款到賬后,2022年3月17日,辦案部門按比例將這些錢返還至395名“投資人”的賬戶。

  李棟梁說,50.98%的返還比例,是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qū)分局辦理非法集資案件最大的一筆現金返還。

  在返還儀式上,“投資人”代表贈送錦旗,對警方表示感謝。

  目前,當地公安機關正與當地法院執(zhí)行局協作,對謝某等人的剩余查封房產進行處置,力爭100%返還。此外,犯罪嫌疑人謝某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