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3日電 (蔣再東 唐竹冬)“今天來這里除草,雖然有點熱但我真的很開心,這種學習方式我們都很喜歡!苯,德陽市羅江區(qū)慧覺小學學生陳佳琪在參加實踐活動時開心地說。
今年以來,每到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期間,羅江區(qū)慧覺小學校的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學校蔬菜基地,扶苗除草、松土澆水,用呵護小菜苗的方式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含義。
灑下一滴汗水,培育一片菜苗。在慧覺小學校老師們的引導下,這個由校園荒地改成的蔬菜基地,成為了同學們的現(xiàn)實版“開心農場”。在這里,孩子們通過觀察蔬菜的發(fā)芽和成長,不僅讓書本知識鮮活起來,也豐富了課外時光。
親歷勞動能磨煉學生意志,為了鼓勵孩子通過勞動增長知識,慧覺小學校還組織學生成立了“小小志愿者”隊伍,以大年級帶小年級、以青少年幫老年人等方式,傳承勞動創(chuàng)造之美。
“讓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起尊重勞動成果、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睂W校老師滕倩雯說。
近年來,羅江區(qū)在落實減輕學生課業(yè)和周末校外培訓負擔的政策中,把校外活動作為課后服務內容的延伸,通過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技能,助力“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目前,羅江區(qū)已有略坪、慧覺等多所中小學先后開辟了蔬菜種植園,推動了以基地建設為載體,以勞動育人為目標的“雙減”措施落地,增強了勞動教育的豐富性和多元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