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喜迎建園80周年 眉山仁壽縣幼兒園啟航未來
2022年06月25日 20:2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5日電 (劉忠俊 王凱)2022年,是眉山市仁壽縣幼兒園建園80周年,該幼兒園歷經四度搬遷、數次并園和更名,一代代孩子從這里茁壯成長、啟航未來。

仁壽縣幼兒園一角。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仁壽縣幼兒園一角。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1942年,抗日戰(zhàn)爭尚未結束,仁壽縣蠶桑局幼稚園成立,當時僅有1名園長、1名教員、1位保育員、25名混齡幼兒、15把小椅子和1把鈴鐺。這便是仁壽縣幼兒園的前身。那時的幼兒園環(huán)境簡陋,茅草屋……在物質并不豐富的特殊年代,幼兒園給了孩子們一個溫暖的港灣。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國民經濟十分困難情況下,教職工們克服重重困難,教養(yǎng)由重玩輕教,轉向以保教為中心,保教工作逐漸規(guī)范化。上世紀50年代,國家重視幼兒教育,頒發(fā)了《幼兒園暫行規(guī)程(草案)》和《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對幼兒園各科課程、教材大綱、教學要點和設備要點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規(guī)定。此后,仁壽縣幼兒園在《規(guī)程》及《綱要》引領下,師資力量不斷充盈,保教質量不斷提高,為幼兒提供日益豐富的課程體驗。60年代初,幼兒園斬獲“全國文教群英獎”。

1955年夏天,幼兒園幼兒做早操。(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1955年夏天,幼兒園幼兒做早操。(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上世紀90年代,仁壽縣幼兒園大力改善辦園條件,充分發(fā)揮各項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園本教材。其中,《植物葉拼貼畫》由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國發(fā)行。同時,幼兒園對多重課程模式、多類教育理論進行了廣泛學習與實踐,一支業(yè)務精湛、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逐漸成型。

  進入21世紀,仁壽縣幼兒園先后更新辦園理念和辦園目標,合理利用資源,開展多彩的課程和活動,創(chuàng)設適宜幼兒游戲、學習、成長的教育環(huán)境,引導、支持孩子們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實現德、智、體、美、勞協調發(fā)展。引領教師聚焦實踐中的真問題,以科研思維提高教育質量,拓展深化幼兒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發(fā)展。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近年來各級各類課題獲獎共65個,文章發(fā)表或獲獎100多篇。

仁壽縣幼兒園園長劉燕在全國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匯報會上發(fā)言。(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仁壽縣幼兒園園長劉燕在全國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匯報會上發(fā)言。(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如今,仁壽縣幼兒園已發(fā)展成為擁有兩個園區(qū)、55個教學班、250余名教職員工、近2500名幼兒的園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示范園、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學具教學研究課題實驗基地等國家、省市級各類榮譽。

仁壽縣幼兒園編寫使用的教材。(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仁壽縣幼兒園編寫使用的教材。(資料圖)仁壽縣幼兒園供圖

  80年來,幼兒園一代代教師發(fā)揚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培育了一代代孩子健康成長。堅持“以仁潤心、以探啟智、靈動生長”辦園理念,尊重、悅納孩子,傾聽、等待孩子,為孩子們提供更健康、更靈活、更適宜的優(yōu)質環(huán)境,力求培養(yǎng)“愛運動、勤思考、樂探究、善表達、慧生活”的幼兒。(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