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2022tfly > 中新網四川

2022天府旅游名縣巡禮⑪朝天:旅游景區(qū)全面提升更具魅力
2022年07月24日 20:5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4日電(唐倩)7月4日至8月4日,為期一月的2022年天府旅游名縣巡禮活動在四川舉行。目前,近30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知名媒體代表來到了位于廣元北部的朝天區(qū),其居嘉陵江上游,扼秦蜀之咽喉,素有“秦蜀重鎮(zhèn)”“川北門戶”之稱。

朝天區(qū)明月峽景區(qū)。(卜浚珈 攝)
朝天區(qū)明月峽景區(qū)。(卜浚珈 攝)

  2021年以來,朝天區(qū)旅游綜合收入實現100億元,帶動群眾就業(yè)7萬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旅游產業(yè)對GDP的貢獻率達25.7%。朝天區(qū)深立足大蜀道文化和大康養(yǎng)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突出“小養(yǎng)勝地·大道朝天”文旅品牌,持續(xù)大力度、高品質推動文旅產業(yè)發(fā)展,加快建設廣元“城市會客廳”,積極爭創(chuàng)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和曾家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

  據悉,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總面積683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74%,地質景觀獨特,享有“溶洞王國”“石林洞鄉(xiāng)”之美稱。年均氣溫12℃,夏季平均氣溫23℃。冬天的曾家山是滑雪愛好者的“大本營”,而預計今年底正式對外營業(yè)的單板滑雪場,則將實現曾家山冰雪運動動靜分區(qū)、一票通用、四季運行,彌補過去曾家山滑雪場只能營業(yè)兩個月而空置十個月的短板,可謂是給滑雪愛好者的福音。

朝天區(qū)特色商業(yè)街漢王老街。(卜浚珈 攝)
朝天區(qū)特色商業(yè)街漢王老街。(卜浚珈 攝)

  “單板滑雪場預計在12月中旬對外正式營業(yè),是四川、陜西、甘肅三省首個以單板訓練為主的滑雪公園!辈稍L當天,曾家山滑雪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地向媒體團介紹了朝天區(qū)天府旅游名縣建設提升工作中的新成果——曾家山滑雪場集群·馬頭巖(單板)賽事中心項目。

  黃地介紹,該項目規(guī)劃建設能承接省級滑雪(單板)賽事的綜合性專業(yè)滑雪場,項目主要建設游客接待中心、雪具綜合大廳、初級標準雪道一條、高級標準雪道一條,同時配套建設U型槽、波浪道、高山跳臺、造雪池等,此外還將建設望遠山觀景平臺(咖啡廳)1處。項目建成后,預計日游客容量達1.5萬人。

  朝天區(qū)文化旅游和體育局局長王國瓊表示,除了曾家山滑雪場集群·馬頭巖(單板)賽事中心項目,一年來,曾家山還新建了壁虎運動樂園、體育公園等一系列文旅項目!霸谶@些項目建成之后,游客就可以到曾家山春天賞花踏青,夏天避暑康養(yǎng),秋天登山觀紅葉,冬天賞雪戲雪。一年四季來到曾家山都可以盡情享受曾家山的美!

  不止是推動多個文旅項目建設,抓好品牌培育,對景區(qū)進行全面提升,豐富體驗業(yè)態(tài),也讓朝天區(qū)更有內涵、更具魅力。

曾家山旅游度假區(qū)。(卜浚珈 攝)
曾家山旅游度假區(qū)。(卜浚珈 攝)

  明月峽景區(qū)地處川陜甘三省結合部的朝天區(qū)境內,景區(qū)總面積6.1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明月峽以谷深峽險而著稱,嘉陵江奔騰其間,兩岸絕壁高聳,垂直高差約300米,這條寬度僅100余米的峽谷,集“先秦古棧道、金牛驛道、嘉陵江水道、纖夫道、寶成鐵道、108國道”古今六道于一峽通行,集中展現了古代、近代、現代交通歷史變遷的全過程,有“中國交通歷史博物館”之稱。

  目前,明月峽景區(qū)內擁有觀光車、游船、古裝照相、射箭、酒肆、木牛推新娘、本地特色食品現場制售等豐富的游樂購物項目,未來,還將推出漂流、攀巖、圍棋賽等活動。此外,明月峽景區(qū)以進一步鞏固天府旅游名縣成果為契機,正加快景區(qū)基礎設施建設。

  朝天區(qū)明月峽景區(qū)服務中心主任杜昀東介紹,下一步,景區(qū)將對蜀道文化陳列館進行提升,打造知識長廊,增加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度。此外,景區(qū)還將實施光亮工程建設,“我們要提升景區(qū)的燈光景觀效果,啟動‘夜游’項目,使游客實現‘泛舟嘉陵江,賞月明月峽’的體驗。”(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