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四川省長江水生生物專題展在蓉啟動
2022年11月18日 19:2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8日電 (唐倩)11月18日,以“你我牽手共護長江生靈”為主題的四川省長江水生生物專題展在成都極地海洋公園啟動。本次活動深入貫徹長江“十年禁漁”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對切實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提升公眾水生生物保護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啟動儀式現(xiàn)場,四川省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yè)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卿足平,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成都極地海洋公園總經理寧方喜,海合安集團ESG和生物保育總監(jiān)孫尼以及省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相關處室負責人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譽,有大小河流數(shù)千條,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和水源涵養(yǎng)地。水生生物資源豐富,分布有魚類240多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41種,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31種。四川長江流域分布有魚類227種,約占整個長江水系魚類種類數(shù)量的60%,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類種質資源基因庫。

 專題展啟動儀式。(成都極地海洋公園 供圖)
專題展啟動儀式。(成都極地海洋公園 供圖)

  據悉,本次專題展為期一個月,分為穩(wěn)步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邁向新臺階、強化水生生物資源養(yǎng)護、全面推進川魚產業(yè)發(fā)展、美味營養(yǎng)的水產品4個展覽單元,展出長江生物標本近百件,通過多維科普、標本展覽等豐富形式讓公眾認識和了解長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全面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展出了白鱘、中華鱘、長江鱘、川陜哲羅鮭等多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以及圓口銅魚、厚唇裸重唇魚、胭脂魚等多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專題展的舉辦,讓公眾能夠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構建水生生物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美麗四川做出更多貢獻。

  據悉,本次長江水生生物專題展,落地在成都極地海洋公園也具有特殊的意義。成都極地海洋公園開園12年以來,一直致力于水生生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多次承辦各項科普展覽,持續(xù)助力公眾對水生生物保護意識的提升!俺啥紭O地海洋公園所屬的海合安集團每年會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水生動物的遷地和就地保護項目,特別是長江瀕危物種——長江江豚的保護工作,并先后參與長江流域的各項保護活動,為維護長江江豚的種群數(shù)量提供重要的支持。同時,海合安集團將持續(xù)發(fā)揮在水生動物繁育、科普和保育研究方面的優(yōu)勢,投身到長江大保護活動中!背啥紭O地海洋公園總經理寧方喜表示。

  未來,成都極地海洋公園將深度踐行“從心向善,良性共生”的品牌理念,為長江珍稀物種打造“生命之舟”,為應對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愿攜手各界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