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南充:以工代賑激活鄉(xiāng)村振興 解決群眾就近就業(yè)增收
2023年06月14日 09:5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王爵 李奎 李笑)13日,全國以工代賑工作現(xiàn)場會在南充閬中市召開。會議總結交流各地經驗做法,分析研判新形勢新任務,部署安排以工代賑重點工作,推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yè)增收的工作方案》和《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落地落實。

閬中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閬中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與會代表分成3個觀摩小組,赴四川省南充閬中市、儀隴縣,廣元蒼溪縣、劍閣縣8個以工代賑項目點位,通過現(xiàn)場參觀、聽取講解、交流發(fā)言等形式“面對面”交流以工代賑工作。

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12日上午,在閬中市沙溪街道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現(xiàn)場,閬中市政府相關負責人通過現(xiàn)場PPT的形式,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該項目實施以工代賑的經驗做法。在位于閬中市天宮鎮(zhèn)寶珠村的2023年以工代賑賑濟模式創(chuàng)新拓展項目,總投資1180萬元,目前已新建主干道2.8公里、擴建園區(qū)道路2.3公里、新建生產道路6.1公里、整治排水渠1.8千米。

全國以工代賑工作現(xiàn)場會。張力 攝
全國以工代賑工作現(xiàn)場會。張力 攝

  該項目按照“農村產業(yè)發(fā)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報酬發(fā)放+就業(yè)技能培訓+資產折股量化分紅”賑濟模式,擬吸納當地群眾300余名、預計發(fā)放勞務報酬320余萬元。在項目現(xiàn)場,一片片通過以工代賑項目種下柑桔園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格外耀眼,觀摩人員不禁贊嘆,以工代賑項目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紅利,實打實地將“賑”落到了實處。

觀摩嘉賓在漢巴南鐵路馬鞍站配套設施建設以工代賑項目施工現(xiàn)場。張明 攝
觀摩嘉賓在漢巴南鐵路馬鞍站配套設施建設以工代賑項目施工現(xiàn)場。張明 攝

  12日下午,在位于儀隴縣的漢巴南鐵路馬鞍站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工地一片繁忙,盡管艷陽高照、揮汗如雨,工人們卻干得熱火朝天。在現(xiàn)場,儀隴縣負責人向調研觀摩嘉賓詳細介紹了該項目以工代賑的具體做法以及現(xiàn)階段所取得的成效。該項目總投資16.2億元,于2022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5月全面建成投用。為在重點工程項目大力實施以工代賑,該項目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xié)同、項目建設單位共同推進,擬吸納農村勞動力、城鎮(zhèn)低收入人口等當地群眾70人就近務工,預計發(fā)放勞務報酬300余萬元。“通過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在解決群眾就近就業(yè)增收的同時,還取得了四大成效,提升了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升了農產品商品轉化率,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讓一個可能的救助對象,變成合格的建設者、勞動者。這是個人能力的價值轉變,亦是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初衷與深意!巴ㄟ^技能培訓、以工代訓,把組織群眾務工、發(fā)放勞務報酬、激發(fā)內生動力作為根本要求!蹦铣涫邪l(fā)改委主任徐堅認為,以工代賑,不僅是讓受賑濟者作為勞動者參加工程建設,通過勞動獲得勞務報酬;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氣神。

  據南充市主要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四川省堅持“最大程度控制成本、最大程度組織群眾、最大程度發(fā)放報酬、最大程度開展培訓”,大力推行“無中間商賺差價”的“村民自建”方式。去年以來,南充“村民自建”項目遴選通過率達到98%!叭罕娊巧珡摹o老板干活’轉變?yōu)椤o自己做事’!   該負責人為大家描繪了南充新時代“以工代賑富民興村”嶄新畫卷,推動“以工代賑”由“賑濟”向“振興”提檔升級,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