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自然災害科普公益大課堂”走進汶川校園
2023年06月15日 17:0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5日電 (何艷   余佳鈴)近日,德陽市旌陽區(qū)僑聯(lián)聯(lián)合汶川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攜省級科普基地、四川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在汶川中學開展“自然災害科普公益大課堂”進校園,幫助學校建立網絡科技館的公益活動順利舉行。

公益大課堂現(xiàn)場。
公益大課堂現(xiàn)場。

  課堂上,來自四川大學的授課老師圍繞地質災害、洪澇災害兩大內容,通過通俗易懂、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詳細介紹了四川地震及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的識別判斷、地質災害的求生避險、洪澇災害的風險防范、自互救應急技能訓練等知識,著力提高師生識災辨災防災知識水平。

公益大課堂現(xiàn)場。
公益大課堂現(xiàn)場。

  課后,師生們又來到操場上,感受消防科普實景體驗。在現(xiàn)場,消防戰(zhàn)士帶領學生們參觀了消防車,簡要講解了消防車輛的配置、特點,以及各類車載器材裝備的名稱、性能、用途。同學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消防車,感到特別興奮和激動。

  “今天近距離與消防車接觸,探索消防車、消防器材的奧秘,還穿了消防服,了解到了消防員所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平凡,更增加了我對消防員們的敬佩之情,他們是最了不起的人!眮碜愿咭荒昙壍膶W生王涵煦穿上消防戰(zhàn)斗服時有著深刻的體會。

  此次活動,旌陽區(qū)僑聯(lián)攜德陽市泰田文化善行中心共捐贈電腦6臺價值近2萬余元,防震減災科普讀物和文學書籍1000多冊。

  “我們將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促進民族地區(qū)、脫貧地區(qū)和農村地區(qū)青少年科普活動開展,加強場館科普能力建設,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科技館體系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作用!钡玛柺徐宏枀^(qū)僑聯(lián)主席楊婕介紹說。

  據悉,旌陽區(qū)僑聯(lián)將持續(xù)開展結對幫扶系列活動,引導青少年厚植愛國情懷,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發(fā)他們投身建設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