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高原草甸的守護秘訣
2024年07月05日 13:2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5日電 (劉揚洋)7月,在海拔4200至4800米的藏東高原,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260萬千瓦光伏發(fā)電項目現場,一望無際的綠色草甸格外耀眼,與成片的光伏組件、滿山遍野的花朵描繪出一副和諧共生的壯麗畫卷。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tài)保護法》頒布以來,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結合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特點,通過不斷地摸索和創(chuàng)新,在推進項目建設中摸索出一套守護高原草甸的“守護秘訣”。

項目現場,綠色草甸一望無際。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供圖
項目現場,綠色草甸一望無際。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供圖

  一體化剝離提效“30倍”

  2023年5月20日,項目正式開工,但高原尚未融化的凍土、廣袤無垠的草甸卻讓負責項目建設的李工犯了愁。傳統(tǒng)草甸的剝離方法不僅效率低,而且面對比巖石還堅硬的凍土更是“束手無策”!耙胩岣咝省⑵平鈨鐾磷璧K,必須在大型機械改裝上想辦法!痹诓莸閯冸x專題討論會上,正在編寫《草甸剝離指導書》的楊工堅定地提出。

  為此,該公司組建《一種關于昂多、拉妥光伏項目高原草甸剝離改造裝置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小組,5個EPC單位“各顯神通”,創(chuàng)新設計的巖石鋸切割設備、炮頭加裝十字架切割設備、炮頭加裝框格切割設備、切割掘取一體化設備等方案立馬進入到實證階段。經過對比實驗,“挖掘機+U型槽”改裝的切割掘取一體化設備以1平方米20秒的切割掘取效率拔得頭籌,相比人工剝離效率提高了30倍,形成了草甸剝離的“獨家秘訣”。

  同時,炮頭加裝框格切割設備能將草甸切割掘取為長寬均為50厘米的“豆腐塊”,多種改造設備配合使用的“組合拳”方式,為項目建設高效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草甸被精心養(yǎng)護。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供圖
草甸被精心養(yǎng)護。華電金上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供圖

  堆存養(yǎng)護建起“托兒所”

  高山草甸有水土保持、涵養(yǎng)水源、固碳釋氧、凈化空氣、牧草資源、基因寶庫的重要意義!盀楸4娌莸榛盍,提升回鋪后的存活率,我們要像對待新生兒一樣,在最短時間內將草甸送至堆存養(yǎng)護區(qū)!睏罟ぴ谛灐恫莸槎汛骛B(yǎng)護指導書》時講道。

  為給草甸養(yǎng)護提供最佳條件,達到最佳養(yǎng)護效果,該公司打造了“草甸養(yǎng)護試驗區(qū)”,施工現場搭起冬暖夏涼的“陽光棚”,架起了鋼管腳手架的三層“高低床”,鋪上了網格板加腐殖土的“厚床墊”,搭上了高高的密目遮陽網“柔光房”,使用噴淋系統(tǒng)進行灑水“投喂”,并且定期進行“兒!保瑱z測土壤結構、水分狀況和根系活力。

  如“新生兒”般的悉心呵護,為高原草甸提供了良好的“休養(yǎng)生息”的場所和環(huán)境,讓小草“長高個”伸根“手拉手”,相比自然環(huán)境下堆存,有效提升了原生草甸活力和回鋪的存活率。

  回鋪撫育探索“新模式”

  “回鋪過程中可將草皮輕輕拍實,防止翹角和鼓包,幫助小草扎根濕潤土壤。”養(yǎng)護好的草甸從“草甸養(yǎng)護試驗區(qū)”搬出時,楊工不停地叮囑細節(jié),講解草甸堆回鋪標準流程告知卡。

  草甸回鋪像是一個打亂重組的拼圖工作,要拼在陡峭的道路邊坡上、狹長的排水溝里,基面平整、回鋪腐殖土、接縫填縫、澆水施肥撫育等工序幾乎都是人工完成。

  為充分保護草甸寶貴資源,該公司量體裁衣制定了《創(chuàng)國優(yōu)青藏高原光伏發(fā)電項目草甸保護及荒漠化治理設計專項方案》,在開展草甸綜合利用平衡分析的基礎上,將回鋪后剩余草甸用于光伏陣列區(qū)不規(guī)則的“斑禿”區(qū)域,開展光伏陣列區(qū)原始裸露地面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打造了草甸回鋪示范區(qū)、荒漠化回鋪示范區(qū)。同時,積極開展草甸綜合保護技術研究、光伏陣列區(qū)水土流失與生態(tài)影響及對策研究、植被種植及恢復技術研究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蒲泄ぷ鳎鷳B(tài)環(huán)保類科研及應用投資近6000萬元,不斷探索“光伏+生態(tài)修復”新模式。

  截至2024年6月30日,項目共計剝離草皮約96公頃,回鋪草甸約54公頃,回鋪草甸已與原生草甸同步返青,返青率高達100%,取得了原生草甸生態(tài)修復良好成效。

  該項目建設還采用機械履帶穿“膠鞋”,途徑草甸蓋橡膠墊或棕櫚墊“鋪蓋”、鋪設網格板、架空建營地、牧光互補高支架設計、生態(tài)環(huán)保的螺旋架構樁基等一系列措施,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擾動”,多措并舉給高原草甸留足生存空間。

  據了解,該項目已進入建設高峰期,樁基礎施工已全面完成,力爭2025年實現全容量投產發(fā)電,投產后每年將提供51億千瓦時清潔電力,節(jié)約標煤1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4萬噸,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積極貢獻清潔能源力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