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cjbd > 中新網四川

蘇洼龍水電站:勇擔綠色金上“先行軍”
2024年04月22日 11:2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 (李富兵 陳秋月)作為金沙江上游一體化示范基地首個建成投產、西藏首個百萬千瓦級、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在川藏區(qū)域首個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項目,蘇洼龍水電站既是千家萬戶的“光明使者”,也是高山峽谷中山水的“守護者”。

  該電站自核準開工建設以來,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理念,牢牢抓住水土保持“三同時”這一“指揮棒”,勇擔綠色金上“先行軍”使命,將水土保持“三同時”理念融入貫穿工程建設始終,持續(xù)做好水土保持“大文章”,在金沙江上游流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工作,走出了一條綠色發(fā)展之路。

被綠色包圍的廠房。陳秋月 攝
被綠色包圍的廠房。陳秋月 攝

  靶向發(fā)力 創(chuàng)新綠色規(guī)劃

  “蘇洼龍水電站以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金上’品牌為目標,堅決貫徹執(zhí)行把生態(tài)脆弱的高原保護建設成為生態(tài)文明高地的要求,將‘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的理念貫徹到規(guī)劃、建設、運營全過程,著力抓好水土保持體系建設、制度建設,切實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扎實開展水土保持科研,為創(chuàng)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痹撾娬靖笨偨浝砝罡槐榻B道,建設過程中他們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不斷細化環(huán)水保管理三級責任分工,通過層層壓實責任,確保電站水土保持工作落地落實,取得實效。

  “減少地表擾動,保護表土資源”是該電站在主體工程設計中一直強調的。為做好綠色設計,近年來,蘇洼龍水電站大力開展技術攻關、科技創(chuàng)新,持續(xù)優(yōu)化工程設計,取得了“復雜條件下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樞紐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超長大直徑壓力鋼管原位快捷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等成果。該電站工程管理部負責人表示:“建設過程中,我們結合工程實際進一步開展設計優(yōu)化,充分利用工程開挖料和天然砂礫石料填筑大壩,加工砂石骨料,做到挖填平衡,優(yōu)化安麥西料場,降低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最大限度減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綠水的問候高山的回應。代麒麟 攝
綠水的問候高山的回應。代麒麟 攝

  多措并舉 水土保持獲實效

  水土保持監(jiān)理、水土保持監(jiān)測是做好水土流失防治的基礎和保障。蘇洼龍水電站通過采用“引進來”的方式,結合電站實際,引進專業(yè)單位開展水土保持相關工作,使其成為水土保持管理中心體系的一員,有效地保障了電站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同時,以黨建聯建共建為載體,與長江委水土保持局、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站黨組織開展黨建活動,該電站工程建設黨支部書記表示:“黨建活動的開展是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溝通交流,實現雙方資源整合、業(yè)務共促,有效推進黨建與水土保持工作深度融合!

綠意蔥蘢的金沙江大橋。陳秋月 攝
綠意蔥蘢的金沙江大橋。陳秋月 攝

  山川煥顏,水土重生。為減少對地表植被的破壞和水土流失的產生,該電站將表土剝離工程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吸納地方村民參工務工,完成剝離和收集表土38.34萬立方米!斑@兩邊的山上以前都是光禿禿的,道路也是,那是一點綠都看不到,車一過、風一吹滿天都是黃土,F在可不一樣哩,一片一片的綠,還有紅,再過幾年肯定就是整片整片的。”居住在蘇洼龍水電站附近的居民說道。

  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早在電站建設之初,我們就在營地內建設適生植物園,開展高寒高海拔干旱河谷區(qū)植被恢復實驗研究,精心挑選出了適合這里氣候條件的植物!崩罡槐o出了這樣的回答,F在在適生植物研究及表土收集的基礎上,電站持續(xù)開展植被恢復工作,工區(qū)周邊綠意蔥蘢、粉綠交疊,在金沙江畔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2024年,蘇洼龍水電站將以創(chuàng)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為目標,更加科學、系統(tǒng)、高效地推進水土流失防治,著力打造高標準水土保持示范樣板,為流域水電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借鑒經驗,在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fā)展中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有力支撐。(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