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gswm > 中新網四川

海外華媒四川共話古蜀文明如何“出海又出彩”
2024年07月02日 21:4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日電 (王利文 袁牟知博)“可以通過短劇、短視頻等內容形式,跨越語言文化差異,更好觸達海外民眾,助力古蜀文明‘出海又出彩’!2日在位于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舉行的“古蜀文明國際傳播”座談會上,西班牙《歐洲僑聲報》副總編輯單璟結合海外民眾內容取向,如是建議。

7月2日,“古蜀文明國際傳播”座談會在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舉行。記者 王磊 攝
7月2日,“古蜀文明國際傳播”座談會在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舉行。記者 王磊 攝

  以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發(fā)展的高峰,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7月1日至2日,來自19個國家的24家華文媒體齊聚四川,探訪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在感受古蜀文明之瑰麗的同時,為古蜀文明國際傳播提供新思路。

  “面對面‘遇見’,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古蜀文明精髓。”站在高大的青銅神樹前,日本《留學生新聞》副總編輯龍麗華駐足良久。在她看來,日本與中國歷史文化淵源深厚,日本民眾對中國古代文明的興趣十分濃厚。她建議用好四川自貢彩燈資源,將古蜀文明與民眾喜聞樂見的主題燈會融合,促進兩國民間交流。

  7月1日,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拍攝。 記者 王磊 攝
7月1日,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拍攝。 記者 王磊 攝

  意大利僑網總編輯王衛(wèi)平已是第三次到訪三星堆遺址、第二次走進金沙遺址,所見所聞仍讓他感覺常見常新。他認為,若在意大利開展更多展覽、學術交流、藝術創(chuàng)作和教育研學活動,將多維度、多角度推動古蜀文明“走出去”。

  埃及《中國周報》副社長朱新娥則強調了文化IP聯動的重要性!安恢缓韧獠┪镳^聯動、線上線下聯動,巴蜀文明元素之間的聯動將有力推動古蜀文明全球化傳播!彼敿毥榻B自己的創(chuàng)意:可結合四川大熊貓這一獨特的文化符號,開發(fā)三星堆遺址“堆堆”、金沙遺址“沙沙”與大熊貓“花花”聯動的文創(chuàng)IP,以此吸引世界目光。

  7月1日,一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三星堆博物館拍攝展出的騎獸頂尊人像(研究性復原)。 記者 王磊 攝
7月1日,一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三星堆博物館拍攝展出的騎獸頂尊人像(研究性復原)。 記者 王磊 攝

  這已不是美國《中美郵報》社長屠新時首次探訪古蜀文明,“古蜀文明是人類文化的珍寶,在海外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彼ㄗh充分利用動畫、紀錄片等受眾喜愛的文化載體,來傳遞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魅力。

  座談會上,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傳播中心副主任劉波分享了自己在古蜀文明國際傳播方面的嘗試。“我們通過遠程交互文化活動建立受眾感知體系,利用學術外溢建立受眾認知體系,并積極開展‘走出去’和‘走進來’的活動!彼M磥砟芘c海外華文媒體緊密合作,將古蜀文明介紹給更多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