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四川會東:田間染新綠插秧正當時
2023年05月23日 10:0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3日電 (王舒燕)“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進入5月,隨著氣溫回升、天氣轉好,會東縣姜州鎮(zhèn)的水稻種植戶正搶抓時節(jié)開展插秧工作,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遠遠望去,一排排秧苗隨風搖曳,洋溢著勃勃生機,呈現出一幅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

田中秧苗生機勃勃。(王舒燕攝)
田中秧苗生機勃勃。(王舒燕攝)

  近日,在會東縣姜州鎮(zhèn)姜州村和彎德村的農田里,人工機械齊上陣,犁田機來回穿梭,翻土、耙田、平地,農民們卷起褲腿、挽起袖子,分秧苗、插秧苗,稻田里一派熱火朝天的耕種景象。

  會東縣姜州鎮(zhèn)姜州村三組村民宋世金說:“我們這些田原來用人工翻,起碼兩天才翻得完,現在用機械翻很快,約二十分鐘就整完了!

民眾在田間勞作。(王舒燕攝)
民眾在田間勞作。(王舒燕攝)

  “我家有一畝二分地,四個人栽,一天就栽好了,能產1000多斤大米,四個人吃都吃不完!苯萱(zhèn)彎德村三組村民李天蘭邊插秧邊說著。

  據了解,今年會東縣姜州鎮(zhèn)共種植水稻8000余畝,每畝預計可采收大米500公斤左右,產值達2000余萬元,主要分布在姜州村、彎德村、合作村、中和村等地。姜州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把水稻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結合當地實際和今年天氣情況,因地制宜,提前謀劃,為當地農戶做好服務保障,護航水稻種植,促進水稻生產穩(wěn)定發(fā)展,助力糧食增產、農業(yè)增效。

  會東縣姜州鎮(zhèn)人大主席張清保說,姜州鎮(zhèn)作為全縣水稻的主產區(qū),今年以來,黨委、政府以推進糧食生產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切入點,把水稻生產作為抓好今年“三農”工作的第一要務,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針對今年干旱的嚴峻形勢,積極協(xié)調水資源,千方百計從新華水庫引水,保障水稻生產用水。

  當地農業(yè)技術人員也積極動員群眾,搶抓有利時機,不誤農時,以農田增量、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水稻插秧進度,確保糧食穩(wěn)產增收。

  “我們作為農技服務部門,對今年糧食種植作了大量的政策宣傳,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巨r田都種上糧食,并做好農業(yè)生產各個環(huán)節(jié)技術指導和服務,保證糧食增產增收。”姜州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孫德文介紹道。

  接下來,會東縣將持續(xù)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緊守耕地紅線,持續(xù)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力服務農業(yè)生產,守牢群眾的“米袋子”。(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