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資陽雁江:創(chuàng)新運營模式 首年分紅26.6萬元
2024年06月15日 15:2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5日電 (吳平華 何莉)近日,在資陽雁江區(qū)豐裕鎮(zhèn)同意村的資陽三三果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果品分揀中心,新鮮的柑橘采摘下來后,將被送到廠區(qū)進行嚴格的篩選。全自動分揀線見證了柑橘經歷自動清洗、精確分揀和糖分測定等環(huán)節(jié)后,被精準地分配到不同果筐中,等待包裝好后發(fā)往全國各地。

整齊擺放的新鮮柑橘。何莉 攝
整齊擺放的新鮮柑橘。何莉 攝

  “完成這一批分揀后,我們即將進入短暫的休假!必S裕鎮(zhèn)同意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和透露,分揀中心的工作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目前正是他們的淡季。

  據了解,資陽三三果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啟動建設,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便完成建設并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總投資600萬元,占地14畝,采用“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村民”的運營模式,年底按照4:3:3的比例進行投資分紅。經過第一年的運營,實現盈利超80萬,村集體經濟分紅26.6萬元。入股村民紛紛表示,“入股分紅對我們村民來說是件大好事,實實在在增加了我們的收入,鼓起來我們的錢袋子!

  “以前沒有分揀中心的時候,柑橘在田間地頭賣,行情好的時候能賣個好價錢,遇到行情不好時,就一言難盡了,F在,有了分揀中心,柑橘可以按照大小進行分類,果品實現了快速分級銷售,大大提高了柑橘的商品率和效益!闭劶艾F在的柑橘銷售,王建和贊不絕口。

  據悉,雁江區(qū)被譽為“中國早熟蜜柑之鄉(xiāng)”,全區(qū)種植面積共計27萬畝,總產量46萬噸,產值19億元。柑橘產業(yè)儼然成為雁江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和鄉(xiāng)村富民產業(yè)。隨著柑橘產業(yè)的發(fā)展壯大,該分揀中心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yè)機會,高峰時期帶動了周邊300余名村民前來務工,日常也有20多名村民在此工作。王建和說,像打蠟、裝車的工人高峰期一天能掙300-400元,洗果、分揀的一天能掙200-300元。

  “以前自己種地,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加入了村集體經濟,有了收益,我們非常高興,希望村上產業(yè)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我們日子越過越幸福!”村民羅永生談起分紅笑得合不攏嘴。

  值得一提的是,該分揀中心不僅服務于柑橘產業(yè),還能輻射周邊李子、蜜桃、檸檬等水果的清洗、分級、包裝和儲存。未來,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果品銷售的集散中心,為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建和說,“我們計劃這個月組織人員前往眉山學習包裝、烘干、深加工等,為下半年產業(yè)發(fā)展壯大做足準備!

  “我們依托集體資源開發(fā)、閑置資產盤活、社會服務創(chuàng)收等多個平臺擼起袖子加油干,全面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添油加力,真正讓村集體的‘家底子’厚起來,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必S裕鎮(zhèn)人大主席劉勇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發(fā)揮黨組織、人大代表引領作用,從政策扶持、盤活資源、創(chuàng)新機制等方面著手,大力扶持和發(fā)展村集體經濟,有力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