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臺350噸“重器”成功運抵鹽源
四川新聞網(wǎng)成都3月27日訊(馬寧果 記者 戴璐嶺)3月26日中午時分,在四川大涼山深處的鹽源縣,一列載著“巨無霸”的重型車隊,緩緩駛向雅中換流站,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這臺重達350噸的“巨無霸”,是四川省目前正在修建的第四條水電外送大通道,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換流站的“心臟”——換流變壓器。
雅中送端換流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海拔2468米。當天,共有兩臺高端換流變壓器陸續(xù)抵達。至此,已有20個臺換流變壓器成功到站。
雅中換流變壓器運輸是國內(nèi)迄今為止條件最復雜、難度最大的大件運輸項目。自離開產(chǎn)地沈陽以來,這個龐然大物經(jīng)渤海灣、黃海海路到達鎮(zhèn)江,沿長江而上,經(jīng)成昆鐵路到達西昌火車站,最后通過汽車運輸?shù)竭_換流站,運輸總里程5300余公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然而,從西昌火車站到雅中換流站,需跨越雅礱江、磨盤山、海拔3188米的小高山、九道拐等地。陡坡急彎,橋隧眾多,短短的139公里,卻是這萬里行程中的最難啃的“硬骨頭”。
換流變壓器的“座駕”,是一臺長29米、寬5米,有180個輪胎的超長板車。為確保運輸途中萬無一失,有5臺600馬力的重型卡車護送前進:三臺前拉,一臺后推,一臺備用。整個車隊長80余米,輜重500余噸,以每小時約5邁的速度行進。一行20余人的隊伍負責它行進的清障、調(diào)度、交通、安保等。
24日下午14時30分,換流變壓器行至小高山山腳。道路一邊是百余米的深溝,一邊是順著山勢流的水渠,即將進入一S彎道時,主牽引車司機格外謹慎。
“各車注意,1檔低速前進!”當?shù)谝粋牽引車頭進入下一個彎道時,板車車身還在后面的彎道處。眼看就要挨路邊的欄桿時,司機及時叫了停。由于坡度較大,車隊兩次啟動仍無法發(fā)動。于是,地面指揮令備用牽引車在前面拉,隨車人員小心翼翼地配合控制板車車輪的方向和水平,最后才得以安全通過。但車隊最左邊的輪胎和最右邊的邊沿離路基和護欄已不足10公分,很是驚險。
“蜀道真是難于上青天啊!”負責此段線路運送的副隊長四川蜀電集團有限公司朱光平休息時感嘆,這是他從事大件運輸20余年的以來最困難的一次,盡管已經(jīng)運送了近10臺,但只要車子一開動,就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現(xiàn)在的路好多了!為這個,我們還建了一座承重550噸的大金河橋,”現(xiàn)場協(xié)調(diào)指揮的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特高壓工程建設(shè)指揮部大件運輸業(yè)主項目部經(jīng)理任澤答道,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提前對西昌至換流站的道路加固處理,改造或新建31座橋梁,加寬道路11處、新建34處停車場地。此外,由國家電網(wǎng)投資建設(shè)的大金河橋可承重近600噸,是國內(nèi)承重最大的特大型拱橋,不但能滿足大件運輸需求,還將對涼山彝族自治州礦產(chǎn)資源運輸、旅游業(yè)發(fā)展和鄉(xiāng)村振興起到積極作用。
即便如此,換流變壓器行進在此段路時,仍無法會車,只有分段封路前行。G348是鹽源和西昌交換物資的唯一通道,沿途車輛絡(luò)繹不絕。因此每行駛1至2小時后,車隊必須要在會車點停車讓行。
像這樣走走停停,從西昌佑君鎮(zhèn)的堆場到雅中換流站,僅需3小時的車程,此趟換流變壓器卻走了3天半。“這一趟快多了!”抵達換流站后,朱光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去年的時候他就沒這么幸運,遇上道路改造、旅游高峰及雨季等情況,平均一趟要走五六天。
雅中換流站共有28臺換流變壓器,計劃今年6月底之前投運,屆時,它們將把大涼山的水風光等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送往江西等華中地區(qū)。
(圖片由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