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chinanews.com/2021/0723/U664P952DT20210723103334.jpg)
7月22日晚,恢復寧靜的鄭州東站廣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攝
據(jù)河南省應急管理廳發(fā)布,截至7月22日4時,強降雨造成河南省103個縣(市、區(qū))877個鄉(xiāng)鎮(zhèn)300.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3人,失蹤8人。目前,河南全省已緊急避險轉移37.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5.2千公頃,成災面積77.9千公頃,絕收面積10.3千公頃。
河南強降雨,也牽動著四川人民的心。
災情發(fā)生后,來自四川的救援力量星夜趕赴河南,參與搶險救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參與保障供應與捐贈,盡快讓生活和家園恢復正常。四川日報全媒體特派記者李欣憶、郝飛22日晚飛抵鄭州,在現(xiàn)場為您發(fā)回報道。
保/供
電力搶險 四川來了支200人的隊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7月22日6時,由200人組成的四川電力搶險“先鋒隊”,攜帶10臺應急發(fā)電車,出發(fā)馳援河南。截至當日23時記者發(fā)稿,7位抗洪搶險專家組成員已抵達鄭州。其余人員和應急發(fā)電車預計23日2時抵達。
國家電網統(tǒng)計顯示,此次暴雨導致河南鄭州、洛陽、焦作、許昌、南陽、平頂山等多個城市電力設施受損,全省累計停運配電線路1326條,停運配電臺區(qū)3.68萬個。其中,鄭州地區(qū)受損最為嚴重,停運配電線路473條,736臺變壓器受損,倒桿6028基,77.5萬戶居民用電受到影響。為盡快搶修線路、恢復供電,國家電網從全國25個省區(qū)市抽調應急搶險隊伍,馳援河南。
“四川派出的搶險先鋒隊有幾大特點!眹W四川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人數(shù)多、物資足,第一時間從成都、天府新區(qū)、眉山、資陽、樂山、廣元、德陽、綿陽、達州、巴中、南充等11家供電公司和應急中心抽調200人,抽調10臺應急發(fā)電車,組成第一批搶險先鋒隊,后續(xù)視情況再增派。其次是分工明確,共分為4個組,發(fā)電車保電組提供應急電源保障,抗洪搶險專家組負責指導現(xiàn)場技術工作,搶修復電實施組負責現(xiàn)場搶修恢復電網,應急保障組負責抽排水、水面救援和充電保障。
此次全國各地電力搶險隊伍馳援河南,四川是三個派出抗洪搶險專家組的省份之一。7名專家分別來自成都、樂山、巴中供電公司,都是配電網搶修的專家型人才。抵達鄭州后,立即分頭行動,分別到港區(qū)、鞏義、登封、新密、新鄭、滎陽、中牟7個市縣區(qū)指導現(xiàn)場搶險。
“因為積水,換了3條路之后,晚上7點我才到了鞏義市,現(xiàn)在等著晚上12點開碰頭會!7月22日22時,專家組成員、來自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的金鑫琨對記者說,鞏義市城區(qū)目前電網基本恢復,但村鎮(zhèn)的農網受災很嚴重,搶修難度大,“電線桿都倒了,因為還沒有清淤,泥土松軟沒有重新架桿的條件,恢復農網供電還需要一些時間。”金鑫琨說,在稍后的碰頭會上,他會進一步了解詳細情況,并盡力提供建議。
專家組成員、來自國網樂山供電公司配網檢修部的楊宇原本計劃去新密市支援,但因水庫泄洪路被沖斷,沒法前往,22日抵達后換到鄭州經開區(qū)支援!敖涢_區(qū)還有7條10千伏線路沒有恢復供電!睏钣钫f,他會把樂山市“8·18”特大洪澇災害電力搶險的實戰(zhàn)經驗跟河南的同行們分享,力爭盡快恢復經開區(qū)供電。
截至記者發(fā)稿,專家組成員還在陸續(xù)趕往現(xiàn)場,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將與一線搶修隊員一起,爭取早日恢復當?shù)毓╇姟?/p>
應急充電車抵達之后,將開往居民小區(qū),給小區(qū)居民提供充電服務。
提供應急通信 翼龍無人機帶來5小時手機信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澤文 羅之飏
斷電、斷網的鞏義市米河鎮(zhèn)成了河南暴雨水災需要緊急救援的重要地帶。7月21日晚間,一條短信振奮了黑夜里通信受阻的米河人。
“米河鎮(zhèn)的鄉(xiāng)親們,因暴雨致通信中斷,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翼龍無人機抵達你鎮(zhèn)上空,可暫時恢復中國移動公網通信。受翼龍無人機滯空時間限制,公網恢復時間只有5個小時,請盡快報告情況、聯(lián)系家人。祝平安!”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災區(qū)群眾能打一個平安電話,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翼龍無人機空中應急通信平臺,千里奔襲,7月21日14時22分在貴州安順起飛,到22日6時許返回安順,全程航行約16個小時,往返上千公里,有效保障了河南災區(qū)5個小時的通信信號。
在5個小時的滯空時間里,利用搭載的移動公網基站,實現(xiàn)了約50平方公里范圍長時穩(wěn)定的連續(xù)移動信號覆蓋。截至21日23時,空中基站已為3672個用戶提供通信保障。為災區(qū)居民及時報告災情、報送平安恢復了移動公網信號,打通了應急通信保障生命線。
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tǒng)是由航空工業(yè)旗下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龍-2無人機系統(tǒng)基礎上,針對災害探查、應急通信保障、應急投送等任務研制的大型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tǒng)。
翼龍無人機上搭載的空中基站,由中國移動(成都)產業(yè)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撐。成研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當無人機上升至高空時,便形成了臨時的“基站塔”,完全擺脫地面供電、通信回傳的束縛,可快速打通指揮中心與指定區(qū)域之間的通信!斑@種空中基站,是應對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受災面積大、道路損毀嚴重等災害場景下最有力的通信保障利器!
排/險
抽水排內澇 20小時水位下降約4米
李瑞超 羅希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郝勇
7月22日,河南防洪搶險救援一線傳來消息,中國安能第三工程局(原武警水電第三總隊)派出的125名精兵強將和43臺裝備已先后到達鄭州等地,并快速投入到搶險救援任務中。
這些精兵強將中包括來自成都的增援力量。在內澇嚴重的鄭州京廣北路隧道,打響排澇作戰(zhàn)的第一槍。這里安排了25人、4臺龍吸水裝備、2臺一體化泵車展開抽排水作業(yè)。在排澇現(xiàn)場,全體抽排水搶險隊員冒著高溫、濕熱,堅持作業(yè),有序奮戰(zhàn)在抽排水一線。針對鄭州站西廣場積水嚴重情況,安能三局采取“人歇機不停、兩班連續(xù)戰(zhàn)”的戰(zhàn)法。截至22日18時,搶險人員在京廣北路隧道由北向南道口左右兩側和西南側抽排水,總計在20小時完成抽排水34.5萬立方米,閘口水位下降約4米,西北側隧道路面露出約80米,2公里左右路面實現(xiàn)“亮天見地”,被淹車輛陸續(xù)露出水面,經仔細勘察,未發(fā)現(xiàn)被困人員。
丹棱志愿者開車16小時趕到河南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馮
7月22日17時,河南省鞏義市雨已停,救援仍在緊張地進行。作為率先抵達河南的四川救援力量之一,眉山市丹棱縣社會治安志愿者協(xié)會志愿者郭海濤、付治祥、李玉琴、王進遠、任建5人,用一下午派發(fā)完三個村的飲用水、方便面等物資。
7月21日,郭海濤一行5人,開車16個小時,于22日一早抵達河南,立即參與當?shù)鼐仍蝿铡?2日上午,5人在鞏義市小關鎮(zhèn)參與地下車庫搜救、清淤以及配合當?shù)剞D移群眾工作,按組織統(tǒng)籌、對外溝通、后勤服務、心理疏導等進行分工。
鞏義市大面積斷水斷電,且網絡信號不佳,有路面被暴雨沖垮一半。志愿者們表示:“當?shù)乇容^缺救援船、抽水泵,我們開了輛皮卡,給他們直接送過去。”
在小關鎮(zhèn)小關村,一對留守老人被困在山上。老人腿腳不太靈便,加之多處路面垮塌,轉移較為困難。志愿者們又背又攙帶老人下山,用了1個多小時,最終將老人送到安置點。
志愿者們帶了120套救生衣、65個急救包、2艘救援船、1臺抽水泵、40個強光電筒來河南!氨M量不用災區(qū)物資是我們的原則!彼麄冏詭嚎s餅干和睡袋,謝絕了當?shù)靥峁┑拿姘约白∷薜劝才拧?/p>
捐/贈
川企送去“流動藥房” 鄭州市民免費領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田姣 石小宏 吳浩
7月22日14點,兩臺“川A”牌照的廂式運輸車開進鄭州市河醫(yī)社區(qū),它們長得像救護車,實際上是“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免費為鄭州送去藥品,主要針對消化道疾病、皮膚疾病等。兩臺車來自川企新綠色藥業(yè),星夜兼程1000多公里從成都趕赴鄭州。未來幾天,新綠色藥業(yè)還將繼續(xù)增加車輛,初步計劃發(fā)放中藥配方顆粒3萬服。
來到鄭州的第一天,“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應當?shù)匾螅苯娱_抵河醫(yī)社區(qū),這里的洪水剛剛退去,社區(qū)防疫迫在眉睫。半天時間,“中藥房”就發(fā)放了450服消化道中藥配方顆粒。根據(jù)新綠色的計劃,后期將根據(jù)鄭州的需求,從成都調配更多的“中藥房”。
7月22日下午,成都彩虹電器集團樓下,兩輛紅色大卡車裝滿救災物資,連夜奔赴河南災區(qū),預計兩天后到達。
成都彩虹集團通過成都市慈善總會向河南受災地區(qū)定向捐贈現(xiàn)金及救援物資共計100萬元,專項支持河南防汛救災和災后防疫與重建。本次捐贈救援物資包括84消毒液、KN95口罩、殺蟲氣霧劑、蚊香、噴霧器等,防止“大災之后有大疫”。
四川省紅十字會、省紅十字基金會和省青年聯(lián)合會、省學生聯(lián)合會、省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等也在多方籌集資金,馳援河南。
7月21日,省紅十字會緊急向河南省紅十字會捐贈資金50萬元,用于受災地區(qū)救災;省紅十字基金會捐贈河南省紅十字基金會10萬元用于緊急人道救援。7月20日晚,省紅十字基金會還發(fā)起“緊急馳援河南洪災”“洪災救援川紅在行動”籌資項目,所籌資金將用于向受災地區(qū)提供災害應急救援包和受災群眾家庭保障包等。截至21日11時,項目已籌集資金180.93萬元。
與此同時,在共青團四川省委號召下,省青年聯(lián)合會、省學生聯(lián)合會、省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合發(fā)起緊急募捐行動,四川的團員青年們紛紛伸出援手,積極參與捐贈并轉發(fā)募捐信息。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已收到捐款70萬余元,其中通過“團團籌”緊急眾籌項目超過61萬元。目前,首批捐款63.5萬元已撥付至河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
記者手記
鄭州之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發(fā)自鄭州
7月22日20時,記者抵達河南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雨已經停了。
成都飛鄭州,當天記者所乘坐的CA4043航班席位全滿。旅客主要是河南人,他們來四川出差或旅游,得知家鄉(xiāng)受災的消息非常著急,等災情緩和后第一時間安排返程。
也有逆行者前往河南支援。記者碰到一個由3位四川工程師組成的小分隊,飛往鄭州參與當?shù)氐钠嚀屝。他們透露,鄭州有大量車輛因災受損,公司派他們前去支援。
記者在新鄭機場看到,機場秩序已經恢復,機場到市區(qū)的交通也在逐步恢復。
載記者到市區(qū)的出租車司機安正虎,家住鄭州市中原區(qū),家里仍然停水停電斷網。在前往酒店的路上,經過“中原第一高樓”、高280米的鄭州“玉米樓”(千璽廣場),記者看到,因為電網尚未完全恢復,平時璀璨的燈光秀黯淡下來,只有零星的幾盞燈光。
從機場到市區(qū)經過的許多路段,挖掘機、翻斗車在連夜搶險,許多酒店、寫字樓、居民小區(qū)沒有燈光,一些路段的窨井蓋不斷往外噴水,路面再次積水。
22時,記者來到鄭州東站。安正虎說,他平時這個點到東站拉客,人擠人車擠車。而此時因為大部分高鐵車次還沒有恢復,這個特大型鐵路樞紐站正經歷久違的寧靜。
位于鄭州經開區(qū)經北二路的河南林楓教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門口廣場,是電力馳援隊伍的中轉站。全國各地的搶修力量抵達這里,領任務之后,再趕赴搶修現(xiàn)場。22時30分許,林楓教育對面的小超市、面館、五金店都還在營業(yè)。小超市老板說,這幾天他和愛人24小時輪流看店,一直開著門,方便大家買東西。
抵達酒店時,出租車司機堅決不肯收車費,他說:“你們那么遠都跑來支持我們,我不能收你的錢!边@一天從15時出車,到23時送記者到酒店,他只拉了3個客人。在機場,他排隊等了兩個小時,才等到記者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