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5日電。ê⊙啵┤涨,瀘州市納溪區(qū)應急管理局圍繞“投資韌性建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主題,在全區(qū)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清晨的永寧街道新橋頭,防災減災宣傳展臺前陸續(xù)有市民駐足。區(qū)應急管理局聯(lián)合相關部門,通過展板展示、現場咨詢、發(fā)放資料等方式,向群眾介紹防災減災知識。針對群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風險,工作人員在現場結合此類真實案例,向市民重點講解了家庭防火、洪澇避險、地震逃生等關鍵知識和技能,引導大家從“知道”向“做到”轉變,真正掌握在危急時刻保護自身安全的本領。
在活動現場,區(qū)應急管理局首次發(fā)布了《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這份清單不僅列出了必備的應急物品,還特別標注了各類物資的儲備要點和使用方法。
“以前總覺得應急儲備很遙遠,現在看了清單才知道該準備什么、怎么準備!笔忻駨埮孔屑毞喼鍐握f道。
據區(qū)應急管服務中心主任羅永波介紹,今年以來,全區(qū)投入資金用于應急指揮系統(tǒng)升級,新建了自動氣象監(jiān)測站,并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工程治理。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是為了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
在安富街道,一場別開生面的“韌性社區(qū)”建設座談會吸引了轄區(qū)居民踴躍參與。街道應急辦工作人員通過案例分析、互動討論等方式,向居民介紹社區(qū)在防災減災方面的新舉措。
“我們小區(qū)今年新建了微型消防站,配備了應急照明設備,還組織了志愿者巡邏隊。”居民李先生分享著身邊的變化。
線上宣傳活動同步開展。“納溪應急”微信公眾號推出防災知識有獎問答,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眾普及應急知識。
在新樂鎮(zhèn),應應辦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村民講解防災知識。
“我們村今年修建了防洪堤,再也不用擔心暴雨天氣了!贝迕裢醮鬆斝牢康卣f。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正是韌性建設在基層的具體體現。
“防災減災工作永遠在路上。”區(qū)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蘭福成表示!跋乱徊,我們將繼續(xù)加大投入,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基礎設施抗災能力,加強公眾安全意識教育,切實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這份對生命的守護,正在通過一次次耐心的講解、一份份精心編制的資料、一個個用心的視頻,悄然融入納溪的街頭巷尾,走進千家萬戶。
據悉,納溪區(qū)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仍在繼續(xù)。通過持續(xù)推進應急設施建設、完善物資儲備體系、開展宣傳教育等措施,不斷提升基層防災減災能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