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四川日報

四川金陽“8·21”山洪災害現(xiàn)場搜尋工作持續(xù)進行
2023年09月01日 09:22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山消防救援支隊的水上小組沿金沙江展開搜尋工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云 文/圖

  8月31日,記者沿S208線從金陽縣城出發(fā)經G353線前往蘆稿鎮(zhèn),滔滔金沙江奔流不息,高架橋穿山越嶺,在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已露雛形。

  接近蘆稿林河下游的蜀道集團沿江高速JN1(金寧一)標段項目部鋼筋加工場,是四川金陽“8·21”山洪災害發(fā)生地。遠遠望去,挖掘機、裝載機和運輸車輛不停穿梭,數(shù)十臺機械同時作業(yè),正在緊張開展搜尋工作。

  “慢一點!停!”現(xiàn)場指揮員發(fā)現(xiàn)有疑似物,立即叫停挖掘機械,救援人員馬上上前進行手工作業(yè)。

  8月21日凌晨,四川省金陽縣受短時強降雨影響暴發(fā)山洪,短時間內造成蘆稿林河下游水位暴漲,沿岸受災嚴重,其中,蜀道集團沿江高速JN1(金寧一)標段項目部鋼筋加工場民工駐地板房被沖毀,造成人員遇難和失聯(lián)。

  災情就是命令。金陽縣、涼山州先后啟動三級防汛應急響應,四川省啟動四級防汛應急響應。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對搶險救災作出部署,省防指立即組織應急管理廳、水利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趕赴現(xiàn)場,會同屬地開展搶險救援。

  省、州、縣緊急調派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地方應急、企業(yè)工程搶險等救援力量,組建了8個陸上小組、2個水上小組、6個無人機搜救小組,出動挖掘機、無人機、搜救船,對蘆稿林河道、金沙江水域、交通干道、沿河山林等開展拉網式搜救。

  水面、地面、空中、水下全方位搜尋!

  8月31日9時50分,金沙江水面,觀察員蒲治宇站在海事船船頭,當天第7次將水下機器人放入江中:“今天水下機器人最深下潛到15米深度!彼年犛咽36歲的潛水員兼水下機器人操作手王天林,正操作入水的機器人通過聲吶和探頭進行搜尋,他倆來自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八碌匦魏軓碗s,溝壑多、雜物多,操作難度比較大!蓖跆炝终f。

  “我們是8月21日凌晨4點抵達現(xiàn)場的,當時一直在下雨,站在公路上往下看,蘆稿林河水流湍急,能聽到水流中石頭互相沖撞的聲音!26歲的金陽縣消防救援大隊四級指揮員何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河道中有兩輛小汽車正在激流中翻滾,眼看著被沖進下游的金沙江。何瑞分別在8月24日和27日兩次同救援隊伍一起參與打撈發(fā)現(xiàn)遇難者遺體。

  每天6時起床,不停開展搜尋至19時,這樣連續(xù)高強度的工作已經持續(xù)了10天。金陽縣天地壩鎮(zhèn)政府專職消防救援站副站長木爾爾格的眼睛已經充血,他說,消防救援站除留一個班值班外,其余全員參與搜尋救援,翻山沿河搜尋,最多的一天走了3萬多步。8月23日,他們發(fā)現(xiàn)了失聯(lián)者遺體,把周圍雜物清理干凈,將遺體送上船轉移至岸邊。

  8月31日15時48分,家住金陽縣蘆稿鎮(zhèn)燈廠村、41歲的錢才能,正站在金沙江邊小地名叫魏家灣子的地方,盯著江面,不放過任何漂浮物。他是此次金陽縣投入搜救的554名民兵之一:“發(fā)現(xiàn)可疑物就要馬上報告,好組織打撈!

  記者從“8·21”山洪災害前線指揮部了解到,隨著搜救和核實工作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項目施工企業(yè)上報失聯(lián)人數(shù)存在疑問。省級層面立即成立涼山州金陽縣“8·21”山洪災害人員失聯(lián)調查處置領導小組。公安機關依法傳喚調查沿江高速公路JN1(金寧一)標段項目部及勞務公司相關人員,同步開展查證走訪、數(shù)據(jù)分析等工作。同時加強與云南、貴州有關方面協(xié)同配合,組織精干警力實地詢問核查。經排查梳理,災害發(fā)生時項目工地有201人。經全力查找核實,已與149人取得了電話聯(lián)系或見面,有4人遇難、48人失聯(lián)。在核查和偵辦中,已發(fā)現(xiàn)施工企業(yè)、項目部及勞務公司有關人員涉嫌“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公安機關依法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

  截至8月31日,累計投入各類搜救力量4181人次,投入搜救船、挖掘機、無人機等裝備399臺次,分陸地、水域兩個搜救組開展全方位搜索,累計搜尋江岸1445公里、江面水域2390公里。

  目前,搜尋工作仍在持續(xù)進行中。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