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txsc > 中新網四川

宜賓:以“路”為橋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2024年09月26日 15:5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6日電 (吳平華)“過去,我們只能乘坐火車到貴陽,乘坐時間約12個小時左右,F(xiàn)在乘坐高鐵,乘坐時間僅需1個多小時就到了,并且很方便,感覺又很舒適!苯,宜賓市民劉蕓高興地說。

宜彝高速趙場互通樞紐。宜賓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供圖
宜彝高速趙場互通樞紐。宜賓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供圖

  宜賓,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川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zhàn)略要地,同時也是秦五尺道、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假江河舟楫之利,水陸碼頭商賈云集,舟濟江河湖海,物流東西南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悠久。

  據(jù)介紹,成貴高鐵的建成,實現(xiàn)了宜賓各族人民經成都北上北京、經貴陽南下廣州的高鐵夢。高鐵不僅讓宜賓與成都、貴陽、重慶等周邊連接形成全新的經濟走廊。同時也讓宜賓與全國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宜賓啟動交通三年大會戰(zhàn),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鐵公水空”全面發(fā)力,累計完成投資552億元。通過大力實施農村路網延伸工程、鄉(xiāng)村運輸提升工程以及公共交通優(yōu)化工程,宜賓市各族群眾的交通出行條件在不斷改善中提升優(yōu)化。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4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行總里程達到593公里,全市城鄉(xiāng)公交線路累計達到68條,農村客運線路累計達到620條,中心城區(qū)公交車累計達984輛,宜賓各族群眾對美好交通事業(yè)帶來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宜彝高速南廣河1號特大橋。宜賓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供圖
宜彝高速南廣河1號特大橋。宜賓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供圖

  交通嬗變,渡輪時代已成過去式。宜賓坐擁三江,因水而生,濃郁的碼頭文化是宜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獨有的符號。6碼頭24渡口分布在三江六岸,其中大南門碼頭、綏江碼頭、潼關碼頭是宜賓老一輩們記憶中最為熟悉和深刻的。市民劉大爺說,“過去白沙灣一帶的廠礦職工和城鄉(xiāng)人員進出市區(qū)都必須經合江門渡口乘坐渡船往返,那時這個渡口的日客運量在3000人左右,高峰時期更多,人山人海。直到南門橋建成通車后,渡口才漸漸淡出歷史的舞臺。宜賓交通的快速發(fā)展不僅縮短了人們出行的時間,而且還極大地促進了宜賓與全國各族群眾的交往聯(lián)系!

  2019年,備受矚目的成貴高鐵宜賓西站正式通車并投入營運,標志著宜賓正式邁入了高鐵時代。成貴高鐵的建成,實現(xiàn)了宜賓各族人民經成都北上北京、經貴陽南下廣州的高鐵夢。此外,渝昆高鐵重慶至宜賓站段已進入聯(lián)調聯(lián)試,即將通車營運。高鐵不僅讓宜賓與成都、貴陽、重慶等周邊連接形成全新的經濟走廊。同時也讓宜賓與全國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變得更加緊密快捷。

  2019年12月5日,一架由西安飛往四川宜賓的川航客機平穩(wěn)降落在宜賓五糧液機場的跑道上,宜賓五糧液機場正式投運,宜賓航空發(fā)展史翻開了全新的一頁,機場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正式跨入全國“百萬級”機場行列。目前,宜賓五糧液機場已開通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昆明、大連、博鰲等36個城市,旅客年吞吐量超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8000噸,位居全省支線機場第一位。

  2023年,成自宜高鐵正式通車,實現(xiàn)了川南經濟區(qū)“半小時交通圈”觸手可及,更是全面融入了成都“1小時經濟圈”和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正式跨入“雙高鐵時代。從宜賓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宜賓市規(guī)劃建設高鐵站11個,目前已建成8個、在建3個,覆蓋翠屏、敘州、屏山、興文、長寧、南溪、高縣、筠連等8個縣(區(qū))。

  據(jù)悉,到2025年,宜賓將基本形成“成渝地區(qū)1小時通達,貴陽、昆明2小時通達,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市域半小時通勤圈”。展望“十五五”,宜賓將繼續(xù)搶抓交通強國、交通強省戰(zhàn)略機遇,積極融入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構建“內聯(lián)外暢”的交通運輸網絡,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全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必將以全面升級宜賓綜合交通網絡的互聯(lián)互通促進宜賓與全國各族群眾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交融。(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