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彝族漆器:黑紅黃三色 濃烈傳千年
彝族漆器髹飾技藝是一項古老的純手工技藝,在彝族民間文學、畢摩典籍乃至傳統(tǒng)民歌中都能找到對彝族漆器的描述。
據(jù)傳,彝族漆器起源于喜德縣依洛鄉(xiāng)的彝家村寨——阿普如哈,在喜德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從遠古簡陋的木質(zhì)生活用具到腳踏式木胚機械,再到改良的木胚現(xiàn)代車床;從最初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土漆、銀朱和石黃等珍貴天然原料人工彩繪的精美漆器用品……每一次改良都象征著技藝的一次跨越,每一個紋飾造型都意味著一次文化融合,每一件漆器都刻畫著彝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凝聚著獨特的工藝美術價值。
漆器制品以酒具最為突出。有鷹爪杯、牛角杯、綿羊角杯、豬腳杯、皮酒杯、木酒杯、圓形酒壺、鴿形酒壺、扁圓形酒壺等。漆器品種齊全,花色多樣,工藝精美,既可把玩欣賞,又具有貼近生活的實用功能。
彝族漆器的圖案紋飾十分豐富,常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等為圖案主題,十分講究裝飾的對稱性和變形的抽象性,點、線、面的運用簡潔得體。常用黑、紅、黃三色,黑色寓意莊重與威嚴,紅色代表熱情豪放和勇敢,黃色象征著光明與未來,整體色彩濃烈而明快,感染力極強。
如今,彝族漆器已不再局限于生活所需。不少到喜德的游客喜歡帶走一兩件彝族漆器作為紀念品或禮物。
陳金發(fā)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云 整理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