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四川日報

四川文博場館為什么這么“熱”
2023年07月24日 09:33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雖值酷暑,成都市天府廣場西側的成都博物館門口依然排著長龍,“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觀展熱潮不減。由國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這一大展,自6月10日開幕后,短短一個多月吸引觀眾逾40萬人次。

  吸睛的不止“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連日來,在省內(nèi)各大文博場館,眾多精品展覽不斷掀起觀展熱潮。一件件精美文物實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讓優(yōu)質文博資源和博物館活起來、火起來。

  強烈共鳴

  “博物館熱”背后的文化認同

  “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匯集全國各地珍品220件,其中一級文物70件。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刻符龜甲、征伐刻辭卜骨、祭祀刻辭卜骨、史墻盤、晉公盤,以及虞世南《大運帖》頁、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片、辛棄疾《去國帖》、趙孟頫臨《蘭亭序》等珍貴展品,為觀眾徐徐展開漢字與中華文明相生相發(fā)、相互成就的歷史長卷。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這場特展展現(xiàn)了漢字的源遠流長與發(fā)展流變,看完之后相當震撼,也相當自豪!背啥际忻裉兆友笳f。

  以精品文物實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樣的展覽在四川為數(shù)眾多。

  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的“中國有三蘇——眉山蘇氏的家國情懷”主題展,匯集國內(nèi)100余件(組)文物和展品,并與現(xiàn)代藝術風格和三蘇祠古典園林有機結合!爸黝}展多層次解讀三蘇父子的成就、家風家教、家國情懷,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氣度!泵忌饺K祠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

  “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qū)青銅文明展”“盛世蓮開——中國文化中的蓮荷意象特展”……異彩紛呈的重磅臨展,與各大博物館常設展配合,令觀眾目不暇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盛建武認為,近年來,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霸诖舜蟊尘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從不同角度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自然引起公眾強烈共鳴。”

  創(chuàng)新推廣

  年輕人成觀展主力軍

  博物館接連上新,觀眾熱情持續(xù)高漲。

  “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開展后,趙孟頫臨《蘭亭序》備受矚目,成都博物館為優(yōu)化觀展體驗,將其調(diào)整至獨立柜中展出。該特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85%以上參觀者為年輕人。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為滿足觀眾日益高漲的觀展需求,從7月10日至10月6日,將開放時間延長至18:30。

  四川的文博場館為什么這么“熱”?一方面,是人民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的生動縮影;另一方面,是優(yōu)質文博資源創(chuàng)新推廣的必然結果。

  不少觀眾注意到,如今的博物館變得越來越親民。僅就提升觀展體驗而言,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博物館,布展時大量使用低反射玻璃,讓觀眾告別拍照反光的尷尬,實現(xiàn)對文物的無阻礙觀賞。此外,展廳虛擬漫游、文物3D建模、游戲互動體驗等新技術的運用,讓文物變得更加鮮活可觸。

  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不僅體現(xiàn)在硬件的提檔升級。“國內(nèi)多數(shù)同類展覽聚焦于漢字本身,知識性很強!背啥疾┪镳^策劃研究部主任、“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執(zhí)行策展人魏敏介紹,該特展在策劃初就確定“要面向大眾”,透過展覽解讀漢字與中華文明相生相發(fā)、相互成就的歷史進程。

  觀眾與博物館“雙向奔赴”,讓優(yōu)質文博資源不斷活起來、火起來。

  不久前,成都市民孟基殿用時不到1小時,便背誦出《詩詞若干首——唐宋明朝詩人詠四川》中的83首詩詞作品,獲得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終身免票”資格。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2022年6月至今年5月游客量達136.4萬人次,同比增長74.7萬人次,特別是今年“五一”假期,平均每天近2萬游客進館,同比增長320%。□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如波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