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中新網四川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北川舉行
2024年07月12日 10:1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2日電 (楊勇)7月11日,第六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24年大禹誕辰紀念活動在大禹故里——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海峽兩岸大禹研究專家學者、企業(yè)界代表、大禹后裔代表、大禹遺跡地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活動,共祭大禹,追根溯源。

活動現(xiàn)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xiàn)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四川省對臺交流品牌活動,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旨在以大禹文化為載體,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增進海峽兩岸同胞情感連結,促進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融合發(fā)展,已成為海峽兩岸同胞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盛會,每年吸引大量臺灣同胞前來尋根問祖。

  上午9時50分許,隨著九響銃鳴,華夏子孫對大禹崇高品格和偉大精神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34聲鼓響,象征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地區(qū),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大禹的共同心聲。隨后,海峽兩岸嘉賓敬獻花籃、羌紅,恭讀祭文、行禮、頌歌祭舞,現(xiàn)場全體肅立,按照傳統(tǒng)禮儀面向大禹行禮祭拜。

活動現(xiàn)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xiàn)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舉辦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就是要傳承弘揚大禹艱苦奮斗、堅忍不拔,尊重自然、因勢利導,九州一體、守望相助的精神,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深化川臺合作賦予新的時代力量。”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曉晨表示,希望海峽兩岸同胞攜手共同傳承弘揚大禹的擔當、奮斗、創(chuàng)新等精神,堅守中華民族文化根脈,促進川臺兩地融合發(fā)展,搭建海峽兩岸青年圓夢舞臺。

  綿陽市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綿陽科技城新區(qū)黨工委書記李南希表示,希望海峽兩岸同胞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大禹文化為紐帶,進一步深化海峽兩岸經貿、文化、旅游、教育等領域交流合作,精誠團結,攜手同心,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chuàng)未來。

  “海峽兩岸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文化風俗,中華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根脈。大禹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大禹的功績?yōu)楹{兩岸同胞共同銘記!迸_灣中華統(tǒng)一促進黨主席張馥堂說道,并號召臺灣青少年來大禹故里四川北川聽聽大禹治水的故事,認識大禹文化,體會大禹精神,感受羌風民俗、學習非遺技藝,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北川作為大禹故里,如今仍保留禹穴、岣嶁碑等30余處大禹遺跡、民間傳說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被命名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xiāng)”,其中“禹的傳說”“大禹祭祀”被列為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大禹文化之鄉(xiāng)”,被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確立為“大禹祭祀地”,被中央臺辦、國臺辦批準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據悉,本屆活動除舉辦開幕式、大禹誕辰紀念活動、投資推介會、大禹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座談會外,還首次舉辦川臺青年大禹文化研學實踐交流活動,邀請臺灣青年學子與北川學生一道同講大禹故事、開展非遺文化羌繡體驗等;顒悠陂g,還舉辦了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女士助學金發(fā)放儀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