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dysc > 中新網四川

汶川羌人谷滑雪場助力冰雪經濟發(fā)展
2024年12月31日 18:5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1日電 汶川羌人谷滑雪場自12月11日盛大“開板”以來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和深厚的羌族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冰雪愛好者的目光,成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據介紹,羌人谷滑雪場建于“四川小雪鄉(xiāng)”之稱的阿爾溝,海拔3200多米,雪量充足,雪期長達4~5個月,具有1400米的自然落差,被稱為全亞洲最具開發(fā)性的滑雪項目,可容納上千名滑雪愛好者盡情馳騁。目前,羌人谷滑雪場共開放10條雪道,其中初級雪道5條,中級雪道5條,造雪面積達22公頃,雪道總長度4331米,最大落差98米。場內配備總長度615米的5條魔毯,以及總長度1415米的2條索道。廣闊的滑雪區(qū)域,使得羌人谷滑雪場成為滑雪愛好者們心中的一塊“新大陸”。

游客在滑雪場玩耍。阿壩州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除了專業(yè)的滑雪區(qū)域,羌人谷滑雪場的娛雪區(qū)面積也達3.84公頃,設有ATV四驅車、雪地挖掘機、雪地轉轉車、兒童平衡雪橇車、雪地摩托、卡丁車、雪地碰碰球等豐富多樣的項目,旨在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游玩需求,帶來全方位的冰雪娛樂體驗。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羌人谷滑雪場在重要的節(jié)日、節(jié)點,還會邀請非遺傳承人在進行現(xiàn)場非遺展演,讓冬雪運動“邂逅”傳統(tǒng)文化,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羌族文化體驗。

  今年11月,國辦發(fā)布的《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fā)展激發(fā)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冰雪運動更加廣泛開展,冰雪經濟總規(guī)模達1.2萬億元。在此背景下,汶川以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冷資源”轉化為文旅“熱經濟”的強大引擎。

  從專業(yè)滑雪場的建設到冰雪文化活動的舉辦,從冰雪運動的普及到冰雪旅游的多元化發(fā)展,汶川近年來充分利用豐富的冰雪資源,讓冬季旅游在這里“熱起來”“旺起來”,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冰雪戰(zhàn)略,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冰雪篇章。

游客在滑雪場玩耍。阿壩州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為進一步推動汶川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設,發(fā)展冬季冰雪旅游產品,羌人谷以冰雪資源、森林資源、古羌文化、古羌原真生活為核心吸引力,依托和挖掘滑雪、民俗等冬季旅游資源,對標國際知名冰雪康養(yǎng)勝地,建設成全國高海拔地區(qū)落差最大、最專業(yè)、最野趣、最安全、最環(huán)保的滑雪場,將冰雪與其他旅游項目聯(lián)動,以此達到“1+1>2”的效果,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體育+冰雪”旅游新業(yè)態(tài)的重要體現(xiàn)。

  此外,滑雪場周邊配套建設的度假酒店、特色民宿以及羌族風情商業(yè)街,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舒適便捷的住宿與餐飲服務,更促進了當地就業(yè),帶動了周邊農產品及手工藝品的銷售,形成了冰雪旅游與鄉(xiāng)村振興的良性互動,為區(qū)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悉,羌人谷滑雪場將繼續(xù)秉持“以冰雪為媒,以文化為魂”的發(fā)展理念,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文化內涵,推動冰雪經濟與文旅產業(yè)的深度融合。(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