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zxjzzsc > 中國新聞網

“Z世代”在震中:“熊貓俠”向險而行 書寫“硬核”青春答卷
2021年09月19日 16: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瀘州9月18日電 題:“Z世代”在震中:“熊貓俠”向險而行書寫“硬核”青春答卷

  記者 賀劭清

  18日清晨,剛在瀘縣地震震中福集鎮(zhèn)安置點為災民分發(fā)完早餐用的筷子,青年志愿者何怡嫻又和同伴一起抬著竹筐,去各個帳篷搜集空礦泉水瓶。在這位14歲女生看來,雖然自己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打破了震后的壓抑感,讓她有一種幫助他人的成就與快樂。

  何怡嫻去各個帳篷搜集空礦泉水瓶!≠R劭清 攝

  何怡嫻的左臂貼有“熊貓俠”貼紙,這是四川500余萬名青年志愿者的統(tǒng)一標識。2021年9月16日4時33分,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發(fā)生6.0級地震。共青團瀘州市委發(fā)出《告社會組織和志愿者書》,呼吁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依法有序、科學有效地參與此次災害的應對。面對突發(fā)災情,不少“Z世代”勇敢站到一線,向險而行,書寫“硬核”青春答卷。

  唐大萍左手大拇指劃傷。 賀劭清 攝

  因為房屋在地震中受損,何怡嫻與父母被轉移到福集鎮(zhèn)安置點!翱吹侥切┚仍迨鍌兊男量,就想著報名當志愿者,雖然我年齡小,但是我還是可以去幫助比我更小的弟弟妹妹們。”何怡嫻說,這是自己第一次當志愿者,希望今后還能繼續(xù)參與志愿服務,用“熊貓俠”的身份幫助更多人。

  何怡嫻的左臂貼有“熊貓俠”貼紙,這是四川500余萬名青年志愿者的統(tǒng)一標識!≠R劭清 攝

  福集鎮(zhèn)安置點臨近教學樓的一側,臨時搭建的“帳篷學!遍_始了地震后的第二課!拔覀16日晚趕到震中搭建了‘帳篷學校’,希望通過和小朋友做游戲、講故事,緩解地震給他們帶來的創(chuàng)傷。”“帳篷學!崩蠋熀捂骆率菫o州敘永職高學生,未滿20歲的她已在敘永公益兒童服務站志愿服務半年,擁有豐富的“童伴”經驗。

  何媛媛介紹,這所剛開學的“帳篷學!币延瓉40余名“新生”,學校共有3名老師,每天晚上老師會根據小朋友當天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規(guī)劃第二天課程。“帳篷學!庇媱澰跒膮^(qū)駐扎兩個月,學生們全部復課后,“帳篷學!睂⑥D為周末開課。

  安置點的學生在學習!埨 攝

  在距福集鎮(zhèn)5公里的瀘縣人民醫(yī)院,“95后”護士胡飛艷穿上白大褂,開始了新一天了工作!暗卣饡r我從睡夢中驚醒,當時很害怕,披上衣服、拿起手機就往樓下跑。”胡飛艷說,剛到樓下不久,便收到了“急診科有大量受傷病人,需要支援”的消息。

  “到處都是頭流血、腳受傷,需要緊急處理的傷者。”回憶起趕回急診科看到的場景,胡飛艷說,當時還有不少青年醫(yī)護人員回到醫(yī)院幫忙!半m然心里很害怕,但是看到陸續(xù)趕來的病人,就顧不了內心的恐懼了。做了這份工作,這就是我的使命!

  “帳篷學校”學生上課。 張浪 攝

  瀘縣新梁才學校安置點內,25歲的玉蟾派出所女警唐大萍正忙著幫村民安裝新運達的折疊床。出警、巡邏、維持安置點秩序……地震以來唐大萍還未回過家,盡管連軸轉的兩天讓她雙眼布滿紅血絲,左手大拇指劃傷,但談及自己的工作,她只是淡淡地說“遇到災難,青年人當然要沖鋒在前。”

  等到帳篷內所有的折疊床安裝完畢,唐大萍藍色警服已被汗水浸濕?吹竭h處有運送救援物資的卡車抵達,她又快步上前幫忙搬運。“他們能搬得動,我也能。”這位英姿颯爽的女警笑道。(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