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成都雙流“警花”馬沁:傳承警察“基因” 全心為民服務
2021年04月08日 21:0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8日電 題:成都雙流“警花”馬沁:傳承警察“基因” 全心為民服務

  作者 吳美峰

  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qū)分局辦證中心民警馬沁,出生在一個三代警察家庭,爺爺馬維政是原華陽縣公安局老局長,母親周錦文退休前是原雙流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教導員。從20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馬沁一家三代人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公安工作的發(fā)展變化,耳濡目染中警察的榮譽和無私的奉獻在心中慢慢成長,對于馬沁來說,“當警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yè),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xù)和傳承。

  薪火相傳 當上家里第三代警察

  “選擇成為一名警察,一是為了滿足我爺爺的心愿,另一個原因是從小在公安局家屬院長大,也對警察的職業(yè)充滿向往!瘪R沁說,在她的記憶中,爺爺的形象正直又嚴厲,

  他是共和國第一代公安民警,很快走上了領導崗位,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保家衛(wèi)國中,他跟隨解放軍60軍從協(xié)和鄉(xiāng)進攻公興鄉(xiāng)天臺山,成功平息了華陽的第一次武裝暴亂,用生命守護了共和國的和平和安寧。

前左一為爺爺馬維政,后左二為馬沁,后右一為母親周錦文。受訪者供圖
前左一為爺爺馬維政,后左二為馬沁,后右一為母親周錦文。受訪者供圖

  而母親周錦文作為一名警察,常年忙忙碌碌,她從1982年到公安局參加工作,到2004年退休,經歷了派出所內勤民警、禁毒大隊教導員等多個崗位,始終在公安工作一線!拔倚r候經常抱怨我媽,覺得我都不如她在派出所的工作重要,我在家沒飯吃她也不管!瘪R沁覺得,自己小時候是被“丟著”長大的,因為母親工作繁忙,她們總是聚少離多。

  直到她慢慢長大,理解了來之不易的歲月靜好,理解了一代代警察的薪火相傳的初心和擔當,立志要發(fā)揚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來維護和平年代。為此,1999年填報高考志愿時,馬沁毅然報考了四川省人民警察學校,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

  謹慎細致 實現辦證業(yè)務零差錯

  “沁姐,這個怎么給來訪對象回復?”“上午說的戶籍信息核對好了沒?”“分局要的報表交了嗎?”在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qū)分局辦證中心三樓辦公室內,馬沁的名字被同事們“呼喚”得最多。今年將滿40歲的她,和公安辦證中心打交道已有20年。

  無論是接待政策咨詢還是審核材料、辦理證照,在繁瑣和忙碌的工作中,她都卻時刻謹記爺爺和母親的教誨,牢記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認認真真、仔仔細細、踏踏實實的完成工作。多年來,她的業(yè)務辦理零差錯,牽頭工作連續(xù)多年被成都市公安局評為先進。

  “她做人口報表工作后,我就沒再操過心。”雙流公安辦證中心負責人胡亞娟說,在辦證中心,就數馬沁工作仔細。

馬沁為群眾辦理證件。
馬沁為群眾辦理證件。

  “她性子慢,但是能夠把細節(jié)都做得好!比珔^(qū)年度人口報表工作是一項需要統(tǒng)計各項數據的繁瑣工作,需要對接多部門和多項目準確把握數據準確性和鮮活性,工作量大,出不得錯。

  “每年到了做年報的時候,手機幾乎是電話不斷的,有時候凌晨1點還在接打電話!瘪R沁說,由于各個項目的數據統(tǒng)計工作需要對應到分局的每一個派出所,她需要與每個派出所保持聯(lián)系。遇到棘手的表格,或許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核準。每到做人口年報時,她常常都是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毫無怨言,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自2015年馬沁接手人口年報工作以來,雙流公安分局辦證中心連續(xù)多年被市公安局評為人口年報工作先進集體。

  解決難題 她將窗口“搬”到大廳門口

  3月22日下午,正在辦公的馬沁接到群眾求助,有一名女士因行動不便,無法前往位于二樓的辦證中心辦理業(yè)務。得知情況后,馬沁和她的同事立即下樓查看情況。原來,這名李女士需要辦理學歷入戶業(yè)務,但因其身患小兒麻痹癥,乘坐輪椅難以上樓。

  了解情況后,馬沁和同事決定將辦證窗口前移,在辦證中心一樓大門為他們辦理業(yè)務。工作人員收集了李女士需要辦理業(yè)務的相關材料,在三樓將準遷證辦理妥當后再下樓交給對方。

  “準遷證是有有效期的哦,拿回去之后要盡快辦好,回頭再給我們聯(lián)系,不用等,直接辦入戶哈。”為了不讓李女士多跑路,馬沁將辦理上戶時所需的材料一項項告知她,再三叮囑,并把她送上車后才離開。

  “給不方便的人帶去了方便,覺得心里很踏實。”馬沁說,這是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作為一名內勤民警,平時,她還要負責戶籍專項清理,收發(fā)公函、傳達信息、處理信訪等工作。

  “她就是我們辦公室的‘大媽’,啥都得管。”內勤文職輔警蔡可和馬沁是工作上的搭檔,工作中,遇到拿不準的問題她就向馬沁請教。在她眼里,馬沁是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與同事相處時,她時常為他們考慮,主動做好服務工作;在接待群眾來訪時,真誠耐心,細心記錄,妥善處理,讓群眾滿意而歸。窗口工作20年,她用專心、細心、熱心、耐心換取了群眾的真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馬沁一直牢記長輩們的教誨,傳承警察基因,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方面下功夫,在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方面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