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獲評千佳示范單位
2021年11月26日 16:0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6日電  日前,中國銀行業(yè)協會“2021年銀行業(yè)營業(yè)網點文明服務千佳示范單位”評選結果揭曉,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獲評千佳示范單位,這是繼支行摘得“五星級營業(yè)網點”后的又一突破。據悉,此次評選是該示范活動項目2021年6月經中央批準后組織的首次評選,從全國22.7萬家銀行營業(yè)網點中,評選出986家千佳示范單位。在四川,共計48家銀行網點獲此殊榮。

為什么是溫江支行?

  多元化服務鑄造千佳品質

恒豐銀行成都分行“銀色音樂會”現場。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供圖
恒豐銀行成都分行“銀色音樂會”現場。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供圖

  作為恒豐銀行成都分行轄內的老牌“五星級營業(yè)網點”,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一直以“五心”換“五星”的服務理念,扎根當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

  從“五星”營業(yè)網點到千佳示范單位,變的是榮譽,不變的是多元化的服務內核。據悉,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秉承向上、向善、向美的價值觀,不斷推陳創(chuàng)新變化服務模式,實現了從單一營業(yè)網點到社區(qū)“好鄰居”的轉變,真正以一名“社區(qū)人”的角色融入本土。

  “去年,我們數了半噸硬幣,贏得各方一致好評,反映的就是我們的服務質量。”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現金服務遠不止兌換硬幣或繳存零鈔那么簡單,為了升級服務,支行推出了集“3個標準”“3個機制”和“1個品牌”的“331工程”,旨在讓客戶存錢放心、取錢安心、兌錢順心。在此機制下,支行成功獲評“成都市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現金服務示范網點”,成為溫江區(qū)首家獲此榮譽的金融機構。

  服務無止境,為了真正以一名“社區(qū)人”的角色融入本土,切實做好適老服務,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還在建黨100周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舉行“恒豐杯”唱紅歌跳紅舞比賽,積極為廣大客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創(chuàng)造展現才華的舞臺。上百名中老年人帶來了精彩紛呈、華麗多姿的紅歌紅舞表演。

  不僅如此,為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力度,成都溫江支行還創(chuàng)新推出四川省首場金融知識“銀色音樂會”,邀請上百位“銀發(fā)”歌手組團登臺,把所學金融知識作為歌詞,編進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中,用歌聲向市民發(fā)出反詐、反假幣、防范非法集資等金融知識的邀約。

以客戶為中心

  打造網點數字化轉型發(fā)展樣本

“恒豐杯”唱紅歌跳紅舞比賽現場。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供圖
“恒豐杯”唱紅歌跳紅舞比賽現場。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供圖

  一系列多元化服務,讓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在本地的話題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人愿意來此體驗恒豐溫度。“這種溫度包括廳堂服務、柜面服務,以及網點外的延伸服務!焙阖S銀行成都溫江支行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支行確立了“深耕溫江、做強本土”的發(fā)展思路,打造起“心連心潤澤人心”黨建品牌,在加快零售業(yè)務轉型發(fā)展同時,啟動了一系列客戶權益體系搭建工作,切實參與到社區(qū)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做顧問式服務、親情式服務。

  對恒豐銀行成都溫江支行而言,千佳示范單位的創(chuàng)建并非服務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霸诖舜蝿(chuàng)建過程中,我們其實也找到了差距,修煉了‘內功’。”該負責人坦言,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發(fā)展數字經濟,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這也為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廣闊空間,更對銀行運營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在恒豐銀行建設一流數字化敏捷銀行的當下,溫江支行要用更精準高效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實施全渠道策略提升網點單點效能,打造網點數字化轉型發(fā)展樣本,繼續(xù)保持和提升服務水平與市場口碑,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為溫江社會發(fā)展作出恒豐貢獻。

  近年來,恒豐銀行成都分行持續(xù)深化“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積極適應網點數字化轉型發(fā)展趨勢,進一步完善服務管理制度,持續(xù)優(yōu)化服務渠道和服務流程,建立了專業(yè)化、特色化、人性化的服務體系。未來恒豐銀行將持續(xù)優(yōu)化網點服務環(huán)境,升級服務設施,完善服務功能,滿足人民金融需求,服務群眾美好生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