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wǎng)四川

四川大渡河瀘定水電站完成大壩首次安全注冊登記
2022年09月02日 10:02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9月2日電(李香麗) 華電瀘定公司2日透露,日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同意二灘等15座水電站大壩安全注冊登記的復函》(國能綜函安全〔2022〕62號),同意四川瀘定水電站大壩首次安全注冊,注冊登記等級為甲級。

  自2013年3月31日瀘定水電站大壩下游河道右岸出現(xiàn)涌水以來,華電瀘定公司結合專家咨詢意見,按照設計要求,2013年4月至2018年6月組織對壩基右岸實施了四個階段帷幕補強灌漿。實施后,涌水點滲流量由初期的202L/s降至52L/s左右。壩后長觀孔個別孔水位略有降低,整體變化不明顯,下游河床及靠右岸范圍深層仍處于較高水位,壩基深層滲壓水頭仍較高存在滲透破壞風險。該情況嚴重制約著瀘定水電站樞紐工程驗收及大壩安全注冊工作的正常開展。

  通過多次專家會討論研究和分析,判定為壩基深層防滲帷幕局部受到破壞,需進行壩基帷幕補強灌漿。在高承壓動水條件下的深厚覆蓋層中實施超150m的帷幕灌漿屬于世界級難題,為攻克該世界難題,華電集團堅持“百年大計,質(zhì)量第一;科學嚴謹,精益求精”的質(zhì)量方針,踐行高質(zhì)量新發(fā)展理念,組織水電水利規(guī)劃設計總院、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河海大學、重慶大學、華電四川公司和瀘定公司等單位成立一支技術力量雄厚的攻關團隊。通過帷幕補強灌漿生產(chǎn)性試驗及補充試驗,在鉆孔工藝、灌漿工藝、灌漿材料、施工設備等方面開展了系列關鍵技術研究,形成了完善的成套工藝和技術,成功解決了高水頭、動水、深厚覆蓋層復雜地質(zhì)等條件下大壩壩基異常滲漏處理施工關鍵技術難題。

  2021年12月15日完成壩后涌水治理,取得實質(zhì)性效果,同時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共申報發(fā)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認定1項)。相關科研成果成功推動我國水電工程高承壓動水條件下150m級深厚覆蓋層帷幕灌漿施工技術全面提升,為今后類似工程建設作出了極其有益的探索。

  2022年4月,瀘定水電站壩后涌水治理效果及大壩防滲體系安全性評價專題評通過專家評審,一致認為帷幕補強灌漿治理效果達到預期效果,大壩是安全的。2022年5月8日瀘定水電站順利通過樞紐工程竣工安全鑒定。(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