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wǎng)四川

廣元朝天區(qū)“非遺”進課堂 針線繡傳承
2022年11月15日 20:12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11月15日電 (張敏 李紅芬)“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講解麻柳刺繡的基本技法——拉鏈繡。拉鏈繡的步驟是第一根出,第二根入,第三根出……”近日,在廣元市朝天區(qū)麻柳小學的刺繡課堂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麻柳刺繡傳承人張菊花一手拿著示范的刺繡材料,一邊給同學強調刺繡要領。

  “非遺”進課堂,針線繡傳承。麻柳刺繡以其深厚的川北文化特質、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名錄與第一批國家傳統(tǒng)振興目錄,并為當?shù)貙W校藝術教育注入了源頭活水,成為豐富課外延時服務、提升學生美育素養(yǎng)的“法寶”。

  建陣地播撒文化傳承種子

  “以前,學校老師們‘就地取材’,晴天帶孩子們到操場邊、樹蔭下開展刺繡。沒有繡架,書桌來替;沒有繃子,同伴用手來當!痹诼榱W馬瓊老師的記憶里,初時,學習刺繡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卻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馬瓊介紹,“后來,學校勻了一間教室,找來十幾套幼兒園的塑料桌椅,雖然簡陋,但孩子們不用再到處‘打游擊’,有了專門的刺繡陣地。而隨著一批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的資助,學校的刺繡陣地有了質的提升!

  2020年,麻柳鄉(xiāng)本地愛心企業(yè)家向新光捐資5萬元資助麻柳小學刺繡項目。學校以此為契機開展全校大刺繡活動,共收集師生作品四百余幅,涌現(xiàn)出《國寶熊貓》《十全十美》《四蝶拱繡球》等一大批質量上乘的佳作。

  2021年,廣元市教育基金會聯(lián)系寧波中意集團捐資10萬元打造麻柳刺繡活動陣地,麻柳小學初步建成了麻柳刺繡傳習室,麻柳刺繡文化研究室等陣地。同年9月,廣元市第十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舉行,麻柳小學受邀開設“麻柳刺繡工作坊”。展出期間,麻柳刺繡深受追捧,繡品廣泛得到了參觀者的青睞,更增加了師生弘揚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動力。

  2022年,麻柳小學申報國機集團“朝天區(qū)麻柳鄉(xiāng)小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麻柳刺繡傳承建設項目”獲得通過,學校進一步打造了刺繡傳習室和刺繡文化研究室,更新?lián)Q代了刺繡設施設備,全面優(yōu)化了外圍刺繡文化環(huán)境,刺繡陣地再次實現(xiàn)質的飛躍。

  重特色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如何讓全新的陣地、完善的設施設備體現(xiàn)出最大的價值,確保傳承刺繡傳統(tǒng)工藝不走樣?這是麻柳教育人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麻柳小學立足于本地底蘊厚重的非遺文化,進行大膽探索實踐,精心開發(fā)并編輯出版了校本課程《麻柳刺繡》,教材全本21節(jié)課,貫穿小學、初中2個學段。同時,開設了“繡德繡才繡人生”刺繡大課堂,啟動了以“麻柳刺繡”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

  翻閱教材會發(fā)現(xiàn),教材前七課對麻柳刺繡的起源、藝術特色、題材類型、材料工具等知識進行全面普及;第八課至十五課主要介紹麻柳刺繡的八大技法,一課一法;第十六課至二十一課則是由刺繡作品賞析拓展延伸到中國文化自信;一本教材將麻柳刺繡“文化盛景”有機串聯(lián),真正實現(xiàn)了在弘揚和傳承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在一本土教材上的“一體化”。

  此外,學校還設立了“麻柳刺繡”課后服務興趣社團。先后由劉德珍、劉德芳、馬瓊等刺繡技能嫻熟的本地籍女老師任教,另外還聘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張菊花作為特聘老師,定期到校為孩子們傳授刺繡技藝,以進一步豐富美育文化載體,增強青少年兒童的地方文化認同感,激發(fā)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

  強應用浸潤莘莘學子心田

  花鞋墊、花手帕、蓮花邊……如今,在麻柳小學的校園里,到處都有麻柳刺繡的文化符號。

  一進學校大門,以“一牌、一屏、一塑、一環(huán)”為代表的刺繡文化單元躍然眼前;教室里,孩子們用針線繡出別具風格的班風班訓;刺繡傳習室和刺繡文化研究室里,一幅幅生動優(yōu)美的作品整齊排列……

  “在構建學校文化體系的過程中,我們以‘秀才秀德,美家美國’為校訓,通過對麻柳刺繡的學習傳承,讓師生繡出高超的才藝,高尚的品德,并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引導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熱愛祖國!闭劶伴_設刺繡課的目的意義,麻柳小學校長劉三現(xiàn)介紹。

  劉三現(xiàn)還說,老師們用自己的良好品格去影響學生的品格,用自己的學識去豐富學生的學識,成就了學校教師獨特的教風——“秀人以德,化人以才”;同時,美的刺繡作品一定具備布面干凈、繡像靈動、構圖和諧、意境完美的特征,對應過來,也就誕生了“潔凈、靈動、和諧、完美”的校風。

  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繡傳世之作。近年來,麻柳小學以其獨特、時尚、精美的麻柳刺繡文創(chuàng)作品,先后獲廣元市優(yōu)秀校本課程《麻柳刺繡》“一等獎”、廣元市第十屆中小學生藝術實踐工作“二等獎”等榮譽,并被廣元市評為“市級優(yōu)秀文化傳承學!。(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