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17號線二期建設北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22年12月24日 13:5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4日電 (張璽 張志強)12月23日,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建設北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為下階段車站兩端盾構機始發(f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建設北路站全長約348米,寬22.1米,最大埋深30.5米,沿建設北路二段東西向布置,為地下四層島式站臺車站,也是全線首個封頂的四層車站。作為全線最深的兩個超深基坑施工車站之一,整個車站共劃分8個段面、上下4層同時施工,大干時段最多有300余人同時在現場工作,建設體量為全線之最。

封頂儀式現場。中鐵十一局 供圖
封頂儀式現場。中鐵十一局 供圖

  據該項目負責人郝建偉介紹,由于站點處于城市中心道路下方,基坑南北西三側分別緊鄰超高層居民樓、電子科技大學和市一環(huán)路,距基坑最近處風險源僅7.8米,協(xié)調工作量大面廣。涉及的管線改遷、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交叉作業(yè)情況復雜,深基坑開挖過程中的變形控制嚴格,施工難度較大。對此項目部合理安排施工組織,建立基坑監(jiān)測日報表、周總結、第三方復核制度,實時盯控測繪數據,保障施工安全質量。

  根據全線總體工籌,建設北路站兩端均設有盾構始發(fā)井,車站建設體量大、工期緊、任務重。重重壓力之下,該項目用超前的施工部署與精細的全面預控,一次次按下施工“加速鍵”。2021年2月,車站三期交通導改如期推進,5月,575根圍護樁高質量施工完成。此外,項目還曾創(chuàng)造了在復雜工況下50天完成車站首段土方見底,300天完成基坑近30萬方土方開挖,400天完成全部主體結構施工的“新紀錄”。在方案優(yōu)化上,項目始終以安全質量為前提,變更車站部分首道混凝土支撐為鋼支撐,將原半蓋挖車站變更為部分全蓋挖,力爭取消車站鋼便橋設計。針對危險性較大工程施工,項目多次召開咨詢會,組織專家“會診把脈”,針對風險特點,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在保障高效流暢施工的同時,大幅提升了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的安全性。

  今年以來,高溫限電、疫情封控、地震等多項外力因素輪番影響項目工程施工。為了不影響現場施工進度,力爭把外部影響降到最低,項目部超前籌劃,積極協(xié)調電力供應、儲備發(fā)電機等設備;疫情期間嚴格門禁管理,采用管理人員帶班、租用大巴車兩點一線上下班等形式確保人員零感染、施工不停歇;針對今年省內兩次地震引發(fā)的站點周邊居民恐慌情緒,項目部主動對接安撫,通過座談會、商洽會和邀請省市專業(yè)第三方檢測機構實地監(jiān)測等形式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確,F場工程施工順利高效進行。

  據悉,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工程線路總長24.8公里,連接武侯區(qū)、青羊區(qū)、金牛區(qū)和成華區(qū)等中心城區(qū),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緩解主城區(qū)交通運行壓力的重要線路之一。(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