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四川藝術基金資助兒童劇《來自陌生月亮的信》上演
2024年12月06日 09:3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6日電 (唐倩)12月5日至6日,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四川藝術基金2024年度重點資助項目兒童劇《來自陌生月亮的信》在四川大劇院上演。

《來自陌生月亮的信》劇照。四川省劇目工作室 供圖

  兒童劇《來自陌生月亮的信》是四川首部以關注艾滋攜帶兒童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兒童劇,在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之際,用藝術的形式響應我國“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享健康”的宣傳主題,在孩子們心中埋下勇氣夢想的種子,熱烈謳歌熾熱的生命,助推防艾、抗艾、關愛事業(yè)。

  該劇由中共宜賓市委宣傳部、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中共宜賓市敘州區(qū)委宣傳部指導,宜賓市敘州區(qū)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宜賓話劇團出品演出,吳瑜婷編劇,許峰、熊雪吟導演,由賈能擔任音樂總監(jiān),石賽擔任視覺總監(jiān),吳軼霏、彭熙臨、文化、劉韓茜、肖昌義、劉倩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一封寫給“月亮”的信,將兩個在不同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月亮”聯(lián)系了起來,他們一個因為攜帶病毒恐懼成長,只想時間停留在現在,另一個卻迫不及待想跳躍時間直接變成一個大人。在一封封信中,他們見到了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世界,開啟了一段跨越萬水千山,淌過時空之河的“夢幻之旅”。該劇將涼山彝族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融入宜賓繽紛時尚的城市圖景中,以“夢想”和“勇氣”為主題,助力防艾,關“艾”事業(yè),是部具有夢幻色彩、民族特色、地域風情的現實題材作品。

  據創(chuàng)作團隊介紹,該劇并沒有刻意構造“矛盾沖突”,擯棄傳統(tǒng)“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兒童劇表達,而是真實地站在孩子的視角,精心構建了一個既天馬行空又意蘊深遠的童話世界,通過夢幻的舞臺,多媒體與光影的交織,表現在兒童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是夸張的、充滿色彩的,用一件件“小事”深刻探討生命、夢想、勇氣、困境、成長、溝通等核心主題。

  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被外化為一個個專屬于童年的奇妙場景,充滿奇思妙想的“月亮夢想公司”,橫跨時空的郵筒、冷酷傲嬌的冰箱、慵懶隨性的沙發(fā)、脾氣暴躁的臺燈、充滿智慧的電視機,還有最喜歡“拆臺”的小狗摩卡和最溫暖的大鵝“蕎蕎”,虛實交錯,八首原創(chuàng)音樂風格多樣,不斷地給觀眾帶來驚喜,仿佛回到了那個繽紛的童年,回到夢幻的城堡中。

《來自陌生月亮的信》劇照。四川省劇目工作室 供圖

  據創(chuàng)作團隊介紹,將“艾滋病毒攜帶者”這個主題引入兒童劇表達是一個大膽的選擇,但也體現了本劇深刻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本劇雖以“艾滋病”為背景,但疾病只是一個比喻,以此告訴孩子,遇到了一些不盡完美的事情、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應該如何去正面的應對。這對于關注兒童品格塑造,培養(yǎng)兒童“逆商”,鼓勵兒童勇敢面對挫折和逆境有著積極的意義。

  “我們不再談論夢想,因為我們已經在夢想公司里了,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夢想公司,我們都在為世界變得更好,更好努力!边@句劇里的臺詞戳中了現場不少家長觀眾的心。在家長們眼里,這部劇給成人也帶來了溫暖的治愈。

  據悉,該劇本輪演出后還將開啟省內和國內的巡演,將這“月光”,撒向更大,更遠的地方。(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