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記者從成都博物館獲悉,正在該館展出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自本月初迎來元刻本《樂府詩集》上新后,又有三件文物將于近期加入“漢字中國”特展隊伍:王羲之《瞻近帖》拓片、蘇軾《新歲展慶帖》拓片和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
三件文物中,最重磅的當屬定于7月25日與觀眾見面的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該件文物現(xiàn)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收藏。據(jù)悉,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宋代杜集刻本不足20部,而這部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不見于海內(nèi)外公私目錄著錄,意味著全世界“僅此一本”,是名副其實的“海內(nèi)孤本”。
四川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李一氓先生在獲得此本后,請了當時的四川同鄉(xiāng)和北京文化名人在上面題跋,包括朱德、陳毅、郭沫若等,其后再將此本捐贈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為杜甫草堂當之無愧的“鎮(zhèn)館之寶”。由于紙質(zhì)文物十分脆弱,保存難度巨大,杜甫草堂博物館藏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此次參展“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也是其20年來首次外展。
已于日前上新的王羲之《瞻近帖》拓片,原帖為王羲之寫給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對郗愔來會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興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來期。其原為《十七帖》叢帖第八通尺牘,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后收錄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
同樣于日前上新的蘇軾《新歲展慶帖》拓片,原帖為蘇軾寫給陳慥(季常)的書札,作于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春季,時年蘇軾44歲。蘇軾在黃州時與陳慥書信往來頻繁,與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陳慥,可見二人友誼深厚。此帖雖為書札,卻精致非常,入筆、收筆、牽連均交代分明,是蘇軾由早年書步入中年書的佳作。此帖同樣收錄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
據(jù)悉,“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由國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自6月10日開展以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已吸引超40萬人次觀展,漢字與中華文明相生相發(fā)、相互成就的歷史進程成為今夏“最熱”文博事件。
此外,7月21日,成都博物館發(fā)布公告:為進一步優(yōu)化展覽展示環(huán)境,確保場館內(nèi)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經(jīng)科學研判,成都博物館將于7月27日(周四)當天閉館,集中進行相關設施設備保養(yǎng)及系統(tǒng)調(diào)試,其余時段仍按正常時間開放。(川觀新聞記者 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