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蘇軾、司馬相如……都是生于四川或在四川長期生活過的歷史名人。如果有這樣一個“家”,讓他們一起“住”進去做鄰居,你覺得怎么樣?
記者昨日獲悉,包括李白等140多位四川名人即將“住”進的四川天府新區(qū)新“家”——四川名人館有了新進展!绊椖恳呀涋D入地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將于2024年完成建筑安裝工程,2025年正式開館試運營!彼拇ㄌ旄聟^(qū)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四川名人館項目選址四川天府新區(qū)天府總部商務區(qū)(雅州路西側),緊靠天府公園,與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和中國西部博覽城以天府大道為軸平行相對,地理位置優(yōu)越,規(guī)劃交通便利,周邊環(huán)境怡人,建成后,將成為天府文化的新地標。今年3月,四川名人館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規(guī)劃用地面積約19.3畝,總投資額7.42億元。
主館+側館
每天可接待3000人次
據了解,四川名人館以“存史、知人、益世” 為主題,以“展現四川名人風采、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為宗旨,項目分主、側館,主館為四川名人館,側館為天府文化體驗中心,主、側館都為地上四層加地下三層,建成后每天最大接待量為3000人次。
在空間環(huán)境的表達上,四川名人館的設計延續(xù)了公園城市的理念,通過首層建筑架空,將天府公園的綠色引入場地之內、建筑之中。場地內規(guī)劃的生態(tài)綠谷,綠林成蔭,既融合了項目中名人展示館與文化體驗中心兩個不同的功能業(yè)態(tài),也為二者提供了立體展示和休閑的場所。
不僅如此,以“蜀山·綠谷”為設計理念,四川名人館采用蜀山、蜀水的形態(tài),呈現四川地理文化和地域特征。建筑立面使用干掛紅色混凝土裝飾墻板,還原四川地區(qū)特有“紅砂石”的色彩及肌理效果,展現蜀山的氣勢與靈動,呼應名人館莊重大氣的歷史記憶。
分兩期展覽
第一期展陳人物達71人
四川名人館將如何展現四川名人?“我們將通過蠟像、雕塑、聲光電等形式,分兩期展陳對四川影響深遠的歷史名人。”四川天府新區(qū)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立體人物展示、實物展柜陳列、藝術場景還原、沉浸式體驗四種方式。
根據規(guī)劃,四川名人館將被打造為集名人文化展示、藝術交流、研學實踐等多功能于一體,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互動性俱佳的天府文化新地標和文化傳承、文化體驗新基地。
據了解,第一期常設展人物有顓頊、大禹、李冰、司馬相如、劉備、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等71人。
與此同時,展館內部還打造了“名人星谷”,通過設置開敞明亮的中庭,將建筑內部的綠谷和天府公園進行空間和視線上的連通,進一步強化公園城市和建筑內部的生態(tài)對話。
例如“張大千”展項,計劃以其著名的潑墨畫為畫卷造型的背景,讓觀眾游覽時仿佛置身于畫中;再將其臨摹的曠世名作投影于紗幕上,將一代大師的傳奇藝術生涯呈現在觀眾眼前。同時,該項目還計劃在臨展廳配備現代化恒溫恒濕系統(tǒng)及充足的能源供應配置,在硬件設施上支持珍貴文物展覽、沉浸式光影展等多元化展覽形式。(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