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東西文化交融之都;川劇,巴蜀文化藝術瑰寶。2024年2月28日晚,由四川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四川省川劇院共同主辦的川港澳同胞“迎新春·賞川劇”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省川劇院舉行,在川300余位港澳同胞現(xiàn)場觀賞了第五屆四川文華獎劇目大獎作品、大型新編歷史川劇《夢回東坡》。這是該劇自去年10月首演至今,第一次面向港澳同胞舉行專場演出。港澳同胞好評如潮,集體感嘆道能在“誕生”東坡的故鄉(xiāng)感受以東坡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實在“太迷人”,在以戲載道中完成了一場古今穿越對話和精神洗禮。
一、文質兼美,虛實相生——東坡立體呈現(xiàn)很川劇
“僵臥孤村了無恨,詩酒原來可通神”。全劇開篇以夢中追溯過往的散文戲劇架構,幕啟在常州的一個風雨之夜,講述年老遲暮的蘇東坡,在夢中通過與蘇父、蘇母重逢,追溯過往一生的故事。全劇舉重若輕、深入淺出打破時空桎梏,分別演繹了蘇東坡在惠州造橋、黃州悟道、眾建雪堂、壯賦赤壁、烏臺詩案、儋州化民和與王閏之的愛情故事,通過寓莊于諧,語言方面還融入了煙火味兒十足的四川方言,“麻麻雜雜”“擦黑擦黑”“黑咕隆咚”“風濕麻木”“爆煙子老漢兒”等四川方言構成的“奇文詩句”川劇化表達足顯川劇張力。川劇“幫腔”更是在劇情關鍵點起到升華人物形象畫龍點睛的催化作用,拉近了川劇和觀眾的距離。舞美設置和道具呈現(xiàn)上文雅簡潔,東方審美底蘊深厚。尤其“眾建雪堂”一幕中,一道道紅色門框的靈動設計頗具話劇呈現(xiàn)新意,石灰水寫詩虛實相生鮮活刻畫東坡人物性格。蘇軾與程姐夫的“相殺相愛”展現(xiàn)川劇悲喜,4個代表不同年齡段顏色的髯口胡須,意象表達蘇東坡身處不同階段境遇。烏臺詩案中演員用川劇程式化表演技巧,川劇鼓點節(jié)奏及時空穿越問答重現(xiàn)一百三十天的審訊場景,將觀眾瞬間帶回蘇東坡近千年前的悲慘境遇,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一個樂觀豁達、有血有肉、形神兼?zhèn)涞奶K東坡形象。值得欣喜的是,劇中王閏之、八娘、王朝云等最重要角色均由“00后”演員擔任,王閏之扮演者雖系在校川劇專業(yè)大學生,但舞臺駕馭能力成熟,功底不凡。全劇用川人詼諧敘述厚重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鮮活地塑造這位“川人版”東坡——可愛至極、剛正不阿、樂觀豁達的曠古奇才。得益于這位奇絕才子的人格偉力,觀眾上至耄耋老人,下至5歲孩童,都能在《夢回東坡》中凝神聚氣陶醉于《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定風坡·莫聽穿林打葉聲》,情不自禁與臺上東坡一起吟唱,感受千年經(jīng)典名篇閃耀著無窮無盡美的靈光和愛的慧眼。
二、通心合體,自然天成——陳智林畫像東坡本坡
林語堂說:“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被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蘇軾是鐫刻在中國人記憶中的文學泰斗,是歷代知識分子追慕的精神偶像。劇中蘇東坡之姐八娘回陽相救后啟發(fā)蘇東坡靈魂拷問:“我是一個啥子人呢?”劇中東坡乃那廟堂一高俸,稗官一清風,乃饕餮東坡肉,更是荒村一老翁……要鮮活而立體地刻畫出這樣一個千年偉人談何容易?在精心打磨劇目的數(shù)月,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陳智林可謂是全身心入戲走心與東坡對話。劇中飾演的“蘇東坡”不僅有大段大段的高腔唱段,還要根據(jù)劇情需要,或跳坐上桌子,或懸空側身翻,對表演技巧、唱腔技巧及藝術修為的要求頗高。在劇中,蘇東坡或是與王閏之風雨同舟的真情流露,或是在晚年被貶儋州苦中作樂,發(fā)掘生活中的詩意與美好,發(fā)表舌尖體——海鮮“生蠔”,一個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大文豪,飽含“川味兒”的人間赤子蘇東坡,熱氣騰騰地走進了觀眾心中,在川劇特有的正劇喜演中,使觀眾在酣暢淋漓中或是潸然淚下,或是開懷大笑,感受“原生”東坡的可愛與可敬。行走在蘇東坡的世界里,川劇著名表演藝術家陳智林對人物角色的把控和舞臺節(jié)奏、情緒的處理實在精妙絕倫。都說戲曲是角兒的藝術,藝術家的修為和功力正是體現(xiàn)于此,蘇東坡流淌在川人文化基因里“苦中作樂”的赤子之心,被陳智林用自己的人格偉力塑化到淋漓盡致,使觀眾紛紛感嘆“蘇東坡唯天府之國獨有”“陳智林乃東坡本坡,蘇東坡只能在川劇里復活”!“相隔近千年,東坡猶在前”,這是觀眾在看完《夢回東坡》后發(fā)表的由衷感嘆。
三、立心鑄魂,古今共鳴——迷人恒星終永恒閃耀
如果說劇中第一幕蘇軾被貶惠州修橋展現(xiàn)的是蘇東坡的勤政愛民,那么第二幕起被貶黃州就是蘇東坡將人生際遇在生命時空里內化的大智慧大格局大境界。曾經(jīng),蘇軾也是君主眼中最明亮的少年,是北宋開國百年又中進士又中制科閃耀文壇的“奇葩獨秀”,直到烏臺詩案,尤其是在黃州躬耕東坡后,蘇軾這朵“花”落到了“泥”上,有了第二幕《初貶黃州》開篇時竹筒裝銅錢,每天限一串的人間煙火氣及“君子固窮,不算兒童。安貧樂道,肚子在叫”“肚兒餓得心發(fā)慌”的現(xiàn)實窘迫……蘇軾歷經(jīng)“烏臺詩案”,在黃州放射出更為耀眼的火焰,生命的張力達到極致,創(chuàng)作激情的噴發(fā)。雨中的東坡,月下的東坡,躬耕的東坡,無不詩意盎然,清新可人。遠離宦海,遠離是非,蘇東坡終于打開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在人生起伏中書寫出精彩的人生華章。不管是因劇中第六幕《驚聞噩耗》“江海寄余生”的誤會,摯友楊道士千里攜美酒的雅聚,良辰美景詩酒伴行舟,在妻子王閏之質樸至誠的語言中蘇東坡直抒胸臆,讓“赤壁出了大東西”誕生不朽名篇《赤壁賦》;還是在第七幕《大江東去》東坡為8位愛國勇士老兵而感觸“有多少高臺教化煌煌冊,還不如這一腔滾滾燙燙平凡血”寫下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或是在第五幕中,妻子“人間大愛搜人間文華尋舊稿”,讓蘇東坡“親自拉車送你回家”對糟糠妻情深流露可撼天動地……蘇東坡在云里寫詩,在泥中生活,在風浪上輕過,在歲月里灑脫,字字句句自真純的心肺間流出。最終第八幕《夢見故交》,在海南與戕害他的章惇對話“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把別人眼中的茍且,活成了自己的達觀,把自己的人生際遇,活成了一副耀眼的千年盛景,最終實現(xiàn)精神境界和人格定向通達自由走向完美,用“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在超越中成就偉大,從“蘇子瞻”蝶化成了“蘇東坡”。
四、世事通達,人活起伏——蘇軾何以成為蘇東坡
逆境,最能考驗人格定向。低谷可以毀掉一個人,更可以成就一個人。蘇東坡晚年重返北方,在“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的喟嘆中落幕人生的悲欣故事�!皰M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他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歷經(jīng)災難和變故,也曾像驚弓之鳥憂愁彷徨,但他能在低谷后找到人生支點,告訴我們“無論身在何處,好好生活才是正事”。在最狼狽的低谷里,蘇軾成為蘇東坡。夢回來路尋芳徑,雪泥幾處有鴻痕!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在經(jīng)歷人生起伏后的蘇東坡意識到:生命的一體性本就是禍福相倚,苦難就是一筆財富,它可以讓人看到富貴顯達時觀察不到的風景,“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啟迪我們“熱愛生活,遠比成功更重要”。這份超然物外的情懷,更成為千秋稱頌、百代尊崇的人生風范。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能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或者世界的某一個角落,與蘇東坡相遇。當我們臨古抒懷,一定會吟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心有思懷,自然會詠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我們壯志躊躇,當然會高頌“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按诵陌蔡幨俏徉l(xiāng)”的隨遇而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通達灑脫,《赤壁賦》的天人合一……“人人心中有,個個口中無”的蘇仙龍吟東方而翱于世界超越時空,豐盈著一代代人的內心。
眾所周知,蘇軾被2000年法國《世界報》評為影響世界的12位“千年英雄”之一,讓法國前總統(tǒng)雅克·希拉克著迷,更成為全球“蘇學”“蘇粉”畢生追隨的精神偶像。我們愛東坡,不僅是愛他的詩詞,更愛他圓融通透的人生智慧。作為川人文化大IP,要將這顆閃耀之星,在2個小時中藝術化舞臺呈現(xiàn),《夢回東坡》對表、導、演的要求極高,編劇楊椽、導演查立芳、主演陳智林帶領主創(chuàng)團隊在磨戲中不斷溶解、消化自己成就原汁原味的蘇東坡,“夢回”意識流的散文化路徑為戲曲舞臺創(chuàng)造了自由而充滿意境的表達空間,使觀眾在8個章節(jié)里可自由與東坡對話呼吸,最終在“智林式川劇高腔”深情演繹的川劇戲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中找到自己。
結語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能溝通世界。
藝術的終極目的在于人文關懷,通過激勵、喚醒和鼓舞滋養(yǎng)人心�!吨袊鴳騽 吩骶庂s續(xù)華贊嘆:“《夢回東坡》很四川,很川劇,很智林,川人川劇戲抓人,有看頭,在虛實相生,游刃有余中讓東坡精神自然回歸”�!秳”尽吩骶�、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說:“蘇東坡作為引以為豪的文壇頂流,用傳統(tǒng)川劇藝術載體演繹東坡精神,用雅俗共賞的川腔蜀韻穿越千年,演繹蘇東坡卓爾不群的偉大人格魅力、千古絕唱的偉大文學成就、終生不渝的民本思想,東坡精神在《夢回東坡》里可謂得到最真實、最地道的完美呈現(xiàn),東坡是說不盡、演不完的,《夢回東坡》實乃東坡藝術作品里的上上佳作”。省政協(xié)委員、四川省香港商會名譽會長李蓉在觀看完2月28日的表演后說道:“我覺得此次交流活動特別好,從文化的層面讓四川和香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也希望未來有更多類似的交流活動�!�2023年6月30日至7月2日,四川省川劇院傳統(tǒng)川劇《白蛇傳》《和親記》及川劇經(jīng)典折子戲專場亮相2023年香港“中國戲曲節(jié)”,連續(xù)三天在香港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上演,受到香港市民一致好評。如今,一部滿載川人智慧的劇目《夢回東坡》更讓東坡精神詮釋出鐫刻在歷代中華兒女血脈里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自信,使觀眾滋養(yǎng)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憂,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壓。(作者系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川劇系黨總支書記、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職業(yè)教育藝術教研中心組成員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