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西南醫(yī)科大學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系列實踐教學活動
2023年07月18日 20:1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8日電 (顏楊)日前,西南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杏林紅魂,文以興鄉(xiāng)”全國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志愿團和“承紅史文脈不斷,許強國歷久彌新”省級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隊在瀘州市瀘縣、古藺縣以及馬潭區(qū)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系列教學實踐活動。

  7月10日上午,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實踐隊一行來到位于瀘縣的川江家風館和屈氏莊園博物館調研參觀,感受傳統(tǒng)文化,領略家風家訓。在川江家風館,同學們依次參觀了修德、尚儉、勤學、和睦、報國等六大主題展區(qū),認真了解了從蘇軾等古代先賢、到李大釗等革命先烈,再到袁隆平等時代楷模以及新中國無數普通家庭的家風家訓故事,真切感受不同年代和階段的家風成果,從優(yōu)秀家風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接受教育。在瀘縣屈氏莊園博物館內,同學們實地查看屈氏莊園正大門、正堂屋、中堂屋等家風、家教、家訓陳列點,詳細了解屈氏家族后人以“清醒”二字為家風,告誡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的家風家訓!巴ㄟ^實地參觀,讓我接受了一次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我們應傳承文明家風家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將愛國愛家情懷厚植于我們心中!眮碜詢嚎茖W系兒科學專業(yè)的周雪曦同學在參觀完后寫下了自己的感悟。

參觀川江家風館。西南醫(yī)科大學供圖
參觀川江家風館。西南醫(yī)科大學供圖

  7月13日至14日,實踐隊的師生們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斗志前往古藺縣太平古鎮(zhèn)參觀學習。實踐隊師生們以重走長征路的方式循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足跡,沿著紅軍街和長征街,打卡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臨時醫(yī)院舊址、總司令部舊址、太平渡渡口紀念碑等地,在行走中了解革命的歷史、感受紅軍長征艱辛歷程。在參觀過程中,一張張生動的圖片和一件件斑駁的物件,無不再現了當年紅軍艱苦卓絕的長征歷史,讓大家切實的感受到了紅軍不怕犧牲、自強不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鎮(zhèn)中的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西南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利用館內飽經歷史滄桑的實物和照片為同學們開展現場教學,講述紅軍長征的戰(zhàn)斗歷程以及巨大歷史貢獻,引導青年學生們凝聚奮進力量,爭做時代新人。來自護理學院護理學專業(yè)的賈昕瑜同學說:“在紅色場館里上思政課,感覺課堂像活起來了一樣。尤其是看到臨時醫(yī)院紀念館中復原的百年前的醫(yī)療場景,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艱險與不易,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學醫(yī)的信念。今后我將傳承先輩文化,用醫(yī)學回饋社會,服務人民,改善醫(yī)療條件,為祖國的醫(yī)療事業(yè)不懈奮斗!

  在參觀完太平古鎮(zhèn)之后,為進一步了解長征精神和紅色文化,實踐隊的同學們還對當地的居民進行了調研采訪,聽當地居民講述曾經發(fā)生在此地的紅色故事,追尋紅色記憶,凝聚奮進力量。通過此次采訪,同學們接受了一次紅色文化的教育洗禮,更加堅定了要銘記歷史,緊跟黨的步伐砥礪前行的理念,用自身的能力為社會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7月16日,圍繞家風文化,融合紅色精神,回顧四渡赤水故事,結合醫(yī)療科普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理念。實踐隊師生來到了龍馬潭區(qū)特興鎮(zhèn)走馬村,為當地的小朋友和家長開展急救科普和紅色文化宣講活動。實踐隊的張世健同學結合自身專業(yè)向家長和小朋友們宣傳和演示了一些經常使用的急救措施,包括海姆立克法、溺水、燒傷急救措施以及骨折相關急救措施。小朋友和家長們認真聽講,并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很多小朋友躍躍欲試,積極上臺展示自己所學到的急救知識。通過急救科普宣講,很多家長表示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比如海姆克法,輕微的燒燙傷如何處理等,也意識到了很多意外傷害就隱藏于生活之中,只有學會急救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在開展完急救科普之后,實踐隊的同學們以“講家風故事,悟紅色精神”為主題為小朋友們講解了紅色家風故事和紅軍四渡赤水的故事。實踐隊的同學用小朋友易聽懂、喜歡聽的方式,將紅色精神融入到故事講解之中,為小朋友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紅色文化課。整個講解過程中小朋友們踴躍參與,主動與主講人進行互動,并積極回答主講人所提的問題,對紅色文化故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主講人的引導之下,小朋友們也積極的講述了自己所了解的紅色文化故事,用自己稚嫩的聲音表達了對祖國的濃濃愛意,F場的家長們看到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的樣子感慨道:正是有了你們的宣講,才讓孩子們對紅色文化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了解了革命歷史!

  實踐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實效,促進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方式。作為思政課教學的主陣地,近年來西南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將思政理論小課堂和社會實踐大課堂相結合,讓思政課“活”起來的方式方法。引導大學生走進基層、走向社會、走向祖國的大好河山,使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